跟周星馳對上一次正式合作已是《食神》,之後各忙各的,期間大家經常有見面,談談近況,有甚麼電影或漫畫好看或應該看,也講講大家正忙些甚麼,周的最大興趣是度嘢、討論故事,他相信集思廣益,故事越辯越明,意念也越思考越新。
大約兩年前,周問我是否有興趣參與製作《功夫2》,一直希望搞動作片,但因資源問題結果不成事,《功夫2》肯定是國際矚目的大製作,當然有興趣,於是答應合作,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開會討論,周改變了思路,他說突然覺得應該先搞一齣小朋友電影,即是專誠主打拍給小朋友看的電影,於是又花了一段時間討論,周解釋說華語電影早就應該出現一齣小朋友電影,也應該出現一些如米老鼠、叮噹等受小朋友歡迎的卡通人物,大海航行靠舵手,相信周舵手的直覺及見解,於是便暫時擱下《功夫2》,投入製作小朋友電影,我擔綱該片的編劇及監製。
所謂小朋友電影,當然不是指只有小朋友才有興趣看的電影,當然希望大朋友也喜歡看,完全同意,不過反正有周星馳的電影,大小朋友都感興趣,便向着這個方向進發。
再次跟周合作,抱着邊做邊學的心態,自己當導演拍了幾齣戲,由編劇供給養份再由我最後決定取些甚麼,捨些甚麼,如今換了崗位,由我與其他幾位編劇供應養份,由周星馳導演決定最後取捨,除了創作,也觀察高手如何引導編劇及如何作取捨,再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選擇,換了崗位,新鮮感大了,像回到了學堂,學而時習之,做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