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賭場散心瞓座椅9晚<br>留子在家寡婦判感化

入賭場散心瞓座椅9晚
留子在家寡婦判感化

【本報訊】寡婦辯稱訓練14歲兒子的獨立能力,上月初到澳門賭場「散心」,兒子因難抵肚餓及擔心母親而報警,揭發獨留在家事件。涉案母親早前承認一項虐兒罪,裁判官指斥被告行為自私,但慶幸其子「生性」,認為她不會再犯,判接受感化一年。 記者:蔡曉楓

社會福利署署長余志穩昨在電台節目中稱,自去年7月上任至今,約有20宗家長疏忽照顧或虐兒個案被法庭判罰,數目算「多」,但認為現有法例對兒童保護足夠,暫無意加重罰則;他指政府有全套託兒及暫託服務,但署方無足夠資源隨時為家長提供短時間暫託服務,加強鄰里互助或由街坊開辦互助幼兒中心,更能切合不同家長的託兒需要。

幸其子未誤入歧途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雷張慎佳亦反映託兒服務有不足之處,她提議加強學校及家庭教育宣傳工作、增加特殊時段託兒服務、法例上盡快釐清虐兒定義,及清晰界定蓄意疏忽照顧兒童及非蓄意性,有助警方執法。
署任主任裁判官胡雅文判刑時稱,不接納被告為訓練兒子獨立的解釋,指斥被告自05年開始賭博,只顧自己利益,其兒子的年紀容易行差踏錯,可是他「好乖」,案發時自行煮食,未有誤入歧途,被告實屬「好彩」。
而其子因擔心被告安全才報警,被告因本案被還柙兩周,希望她不要為此責怪兒子。
被告昨站在犯人欄內雙眼通紅,辯方指被告背景悲慘,她左耳失聰,三年前喪夫後患有心臟病,心情沉鬱,以賭博解悶。
而本案嚴重性較輕,被告並非長期疏忽照顧兒子,她十分關心兒子,案發前放下金錢及煮好飯菜才離開,每日致電兒子三次。被告還柙期間已感後悔,十分掛念兒子,希望與他團聚。

肚餓缺錢報警揭發

案情指,45歲被告的14歲兒子為中三學生,兩人居於公屋靠綜援過活。上月7日,兒子放學回家找不到被告,傍晚時致電給她,被告表示不會返家,吩咐兒子照顧自己,並着他向鄰居借錢購買食物。同月18日7時許,被告兒子感到肚餓難抵又缺錢,報警求助。
當晚被告被捕,警方查出她於上月9日到澳門,被告稱往「散心」,進入賭場但沒有賭博,每晚在新世紀賭場大堂座椅上睡覺。
案件編號:KTCC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