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勁燒銀紙,據知希拉莉陣營之所以要用到催淚彈這一招,皆因籌到的一億元競選經費,光是走了兩個大州已經花剩一半,假如新州失陷,財源斷供,往後就算識變魔法,人窮志短,恐怕也得把勝券拱手相讓。
上屆大選荷李活捐出了近二億六港元,大部份是給民主黨的。今屆還是初跑格局,希拉莉已經夠「大花筒」的。明星藝人雖然支持民主黨的居多,但捐款很象徵性,米高德格拉斯算最豪,捐給希營的才四千六美元。芭芭拉史翠珊給三人各二千三美元,跟她的財富名氣絕不相稱。這樣孤寒恐怕是不想給人誤會「官星勾結」。連荷李活都有這等智慧,反觀香港,情況愈來愈有失控之勢。不說別的,單看大埔龍尾泥灘人工沙灘這個一億三元的項目,把人跡罕至的泥窪打造成「大埔淺水灣」的政府,項目未上馬,附近村屋已經水鬼升城隍,樓價漲幅高達三成多,二千呎的獨立屋叫價竟要千三萬。這種升價擺明是政府「干預市場」,替業主「造勢」,明益該地有權有勢有樓而且消息靈通的鄉紳投資者。
政治沒有免費午餐,曾特首坐暖了禮賓府,也是合該還政治錢債的時辰了。人工泳灘問題多多,營運保養在在虛耗公帑,特首要還政治貴利,可考慮接納環保團隊建議,改建濕地自然生態區,一樣可以招遊客的財,甩到身。龍尾不是天水圍,隨時搞幾個龍尾山莊大賺都得。鄉紳撐過特首,有功有勞,總不至損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