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聯想 - 林夕

魚的聯想 - 林夕

常言道:「越美麗的東西越不可碰」。
這本來來自我所寫的一首情歌,不過,不談感情,只談大自然。色彩越鮮艷的菌類,魚類,以至花,便越容易帶有毒性。不過,也不談美麗與毒,談養魚之悽美。
最美的魚,當然是海水魚,海水魚比淡水魚易養,海水魚中的藍魔鬼,又比色彩花紋較多的蝴蝶魚命硬,圖案色調分配美得令人會相信有造物主的神仙科,則比林黛玉更命薄。海水魚美麗得不可碰,不如說金魚,最精緻首推蘭壽,這是日本人從中國金魚改良培養出來的品種,背部線條長短比例非常講究,因此,自然又比十元一大袋的純種金魚難纏,今天還以健康的姿態游泳,明天便可以暴斃。又,單色的比三色的品種活得較長。精緻的美,落得悽美二字。
毋須找十萬個為甚麼。要成全色彩圖案,要求的生存條件自然越多越複雜,要不斷改良變出來的極品,有違大自然,自然不及野生的天生天養。
其實不想說魚經,是想說人。我們搶學問也好,搶名牌也好,搶升職也好,搶一間大屋也好,搶做一個道德超人也好,搶來的,都是那條魚身上的鮮艷與斑紋,讓美麗持續下去,就無端為自己製造了更講究的更複雜的生存條件,不談物質,單談品德,背着十字架做人,這樣不能,這樣又得明知不可為而為,又要顧修養,有容未大,恐怕憋得肝先發大,這就是漂亮的代價,一定不及肆意而為,不念及他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活得容易,一定不及養在小小魚缸毋須特殊設備仍不斷傳宗接代的黑摩利命硬。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