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每天早上起來,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左眼看不見了。」曾經是年薪280萬的女銀行家,如今是半盲的家庭主婦,走路時會撞到左邊的行人,豐盛生命變得茫然若失"Ihavenodirectionnow"。她本來只患了尋常的眼疾,卻因為醫生一次不能接受的錯失,導致左眼失明。她透過醫務委員會追究責任,結果該名醫生被判四項專業失當,各被判除牌一年,同期執行。醫生聞判後,大嘆專業生涯完了"Mylifeisfinishedasadoctor!"這是醫委會處理不涉刑事罪行的個案中,最重的一次判刑。記者:梁德倫、白琳
案中受害人名姜雪,現年38歲,她已跟丈夫移居美國,兩人育有兩名分別5歲及7歲的孩子。她專程來港應訊,但毋須在庭上作供。表面看來雙目正常的她,接受記者訪問時,以英語表示已經不能過着正常人的生活:「我現在看東西完全沒有深度,在街上走,左邊有人迎面走過也不知,常常撞到人。」
左眼失明之後,姜雪失掉了銀行要職,並患上創傷後抑鬱症。她嘗試尋訪英、美及印度頂級眼科專家,他們都說「沒法還她一隻左眼」。姜雪稱:「我每天早上起來,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左眼看不見了。」她左眼不時劇痛,須服食止痛藥。上網、看書、看電視,時間久了,就會暈眩疲倦:「我很辛苦,要照顧孩子,但在他們面前,不敢表露自己的痛楚。」
病人叫痛沒有理會
姜雪生於上海,在美國修畢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後,獲紐約一家投資銀行聘用,任職執行董事;1999年獲派來港,年薪280萬元,前途一片光明,直至2005年9月27日。
當天,姜雪左眼刺痛,前往中環原籍澳洲的眼科醫生馬義恩(IainJamesMacrobert)求診。馬義恩診斷她患上俗稱葡萄膜炎的「前部眼色素層炎」,決定為她注射類固醇。馬義恩拿着針筒,從姜雪的眼底把類固醇注射入眼。姜雪感到極度疼痛,左眼中央一點發黑,然後像墨水化開,左眼很快完全看不見任何東西。她即時向醫生投訴,馬義恩沒有理會,繼續注射。
打類固醇刺穿眼球
姜雪回家後,左眼持續劇痛,再致電馬義恩,對方只是叫她放心,休息一天後再找他覆診。姜雪轉而向家庭醫生求助,被轉介到養和醫院,醫生發現,姜雪的眼球被刺穿,即時做手術抽取類固醇,但靈魂之窗已返魂乏術。姜雪的視膜網破損了兩個孔,還有脫落迹象,眼球壓力飆升,黃斑點受損,失去視力。
馬義恩被控四項專業失當,包括未有向病人講解手術風險及其他可行療法,也未能適當地完成手術;病人表示劇痛時,他沒有即時停止手術,病人投訴有併發症時,他又沒有即時提供適當治療或轉介。馬義恩承認所有控罪,並透過律師當庭向姜雪道歉。
醫委會裁定馬義恩四項專業失當罪名成立,各被判除牌12個月,同期執行。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說,這是同類案件中判刑最重的一次,馬義恩本應被判18個月,考慮他有悔意,酌量減刑。她並說,即使除牌一年刑滿之後,任何醫生要求重新提名馬義恩執業時,也必須考慮他是否有能力勝任。馬義恩早前還被入稟高等法院,被姜雪控告醫療失誤,循民事途徑索償,案件定於3月19日進行審核聆訊,暫未有正式審訊日期。
從沒慰問難以原諒
姜雪昨日聞判後,表示欣然,但她說到自己病情,仍然忿忿不平:「我每分每秒都不能忘記當天發生的事,我現在已經失去方向,不曉得可以做甚麼。」她多次斥責馬義恩:「他到底是甚麼醫生,他從來沒有慰問過我,我不會原諒他!」馬義恩聞判後,則顯得很憤怒沮喪。
女銀行家半盲事件簿
時間:05年9月27日日間
經過:左眼刺痛,姜雪向私人眼科醫生馬義恩求診。馬替她左眼肌肉注射類固醇,懷疑誤中視網膜,令她劇痛
時間:同日晚間
經過:姜雪同日向養和醫院求診,進行緊急手術,但無法恢復左眼視力
時間:05年10月-06年10月
經過:姜雪須定期接受手術,並因此患上創傷後抑鬱症,失去銀行工作
時間:06年10月
經過:姜雪入稟法庭,向馬義恩索償
時間:07年1月17日
經過:醫務委員會聆訊,裁定馬義恩四項專業失當罪成,各判除名一年,同期執行
資料來源:醫委會及《蘋果》資料室
葡萄膜炎成因不明
【本報訊】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表示,葡萄膜炎(AnteriorUveitis)病徵包括眼紅、疼痛及視力模糊,若不及時求醫,可在一至兩個月內致盲。葡萄膜炎多數侵襲20至40歲的年輕一族,每10萬人約有12名患者。
他指出,此症成因不明,只知與免疫系統有關,眼科醫生多數以眼藥水及外塗藥膏治理,病情嚴重者須接受類固醇注射,位置分為眼球外圍或眼球內,但前者所需的類固醇濃度較後者高,若果錯誤把用於眼球外圍的類固醇注入眼球,視網膜會嚴重脫落,致盲風險也大大提高,「視網膜嘅感光細胞一旦冇咗,就冇得換番。」屆時必須盡快放出類固醇,並進行視網膜脫落修補手術。
不過,鄭澤鈞強調,在眼球外圍注射是眼科醫生常用的手法,出錯風險極低,「每千幾個手術,都冇一個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