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州政府將一名有暴力問題的16歲少年,「放逐」到俄羅斯西伯利亞(Siberia)九個月以示懲戒,迫使他在「沒有消費文化刺激」下糾正自身問題。西伯利亞生活艱苦,冬季氣溫低至-55℃,沒自來水、暖氣和廁所,要少年過着倒退40年的生活,引起社會人士極大迴響。
該名少年來自中西部黑森州(Hesse),他有「病態侵略性」,在學校和家中都有暴力紀錄,包括毆打母親,曾經入住兒童精神病院治療,但始終無法改善過來。負責這個案的吉森巿(Giessen)青年社會服務部主管貝克爾(StefanBecker)強調,去年夏天當局決定送他到西伯利亞,目的「不是懲罰他,只是作為教育經驗」,少年是自願前往,有一名懂俄語的監護人同行。
劈柴擔水 挖土坑大解
這個計劃名為「海外密集教育經驗」,該名少年被安排住在只有5,000人的謝杰利尼科沃(Sedelnikovoa)村,生活條件像30至40年前的黑森州。貝克爾說:「如果他不劈柴,他的住處就會很冰冷;如果他不擔水,就無法洗澡。」此外他還要挖坑大解,每天要步行2.5公里上學。當局希望他擺脫一些壞影響,面對更大的挑戰。青少年服務部上月派員去探望他,覺得「計劃看來收效」。
該名少年與監護人住在西伯利亞的費用,由黑森州支付,每天需費150歐元(1,714港元),相當於在國內監管費用的1/3。他將於下月初或3月底回國,之後再接受兩年半的監察。
據悉德國去年共有600名青少年罪犯,被送到歐盟以外地區接受教導。但這類計劃的安全問題受到質疑,4年前就有一名少年在希臘殺死他的監護人,2005年有一名17歲青年在吉爾吉斯失蹤了數周。
青少年罪案在德國引起激烈爭議,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所屬的基督民主聯盟,要求加重刑罰對付少年罪犯,或修改法例令當局更輕易地驅逐犯事的移民出境。但社民黨反對,認為應加快審訊案件的程序。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