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之后》有雙重意義,后是「皇后」也可解「後」(簡體字),將是Grace余嘉文為三聯書局撰寫的新書,從十六歲入行至今的時裝倒後鏡,當中不少為其在巴黎當GivenchyHouseModel,走Dior、Chanel、GuyLaroche等等大牌的行show照,亦有不少國外報章報導之剪報,這部份進行時,筆者仍在外面上課,失敬了。如此計來,當大伙今天大捧特捧「首位」國內走出國際名模杜鵑,似乎需要補補課。
杜鵑之前,早在九十年代末便有一位來自長春身高五呎十一的李昕在巴黎紅極一時,那時國內媒體忙着捧呂燕,疏忽了這位如今轉移大銀幕,當時面孔透過廣告在法國滿街滿巷的女孩。
論華人模特兒,首位在國際天橋紅起來,應數曾經跑新聞的香港記者許愛蓮(撰寫明星舊事的杜惠東便十分熟悉)。Grace隨後做出成績。九十年代末是馬來西亞陳曼玲,比杜鵑的紅不遑多讓,Armani香水,StevenMeisel,PeterLindbergh的攝影特輯,一星期三十場show……
Grace寫《天橋之后》,絕無第二人想。首先她背後有生活,有歷史,大紅大紫過,資料豐富,照片充足。
第二,這個女孩因由愛爾蘭中國混血的父親離港到澳洲尋找新生活,十四歲須放下書包,以別人身份證報大到工廠當童工支持家計;但文筆清麗瀟灑,坦白俊逸,讀來極富吸引力,閒閒唸了幾行,竟然「追」讀放不了手。
天生的作家!
相信為她撮合寫書的陳冠中、鄧小宇及劉天蘭都同樣在偶然發現這樣一位好寫手。
雖非千帆過盡,再遇余嘉文,身邊已無無聊牽絆;除了重拾友誼,更可邀她再上天橋為在下設計演繹,不但自己興奮,不少有年份的時裝人都帶着這份再瞻天橋之后風采的希冀,爭取一票重續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