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去年跑贏歐美日的港股,今年迄今已瀉逾12%,淪為最差市場,令港股升跌都快人一步,主因衍生工具造成的槓桿效應威力。
衍生工具最為人熟悉是窩輪。現時窩輪每日成交動輒數百億元,近日正股急挫,令相關認購輪價格重傷。一名窩輪發行商透露,升市時會與散戶搶貨,自然抬高股價,但適逢跌市有部份認購call輪已淪為廢紙,毋須對冲下自然在市場沽正股,形成近期正股有沽無買、越跌越殘。
另市場人士指出,近年一種叫accumulator的衍生工具相當流行。這類產品在股市大跌或大升日較受歡迎,大部份會以現價折讓的90%作為行使價,以滙控(005)為例,該股於去年12月上旬在132至136元接連裂口高開,以10%折讓價計,119至122元就是接實貨的高峯位置。鑑於近期市況惡劣,據悉有客戶接貨後,寧立即止蝕沽貨。
亨達集團研究部董事黃敏碩指出,近日跌市,大批投資ELN(股票掛鈎票據)的投資者被迫貴價接股票,當中不乏港交所(388)、中移動(941)等昔日強勢股,相信兩者短期沽壓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