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葵涌一名年僅9歲的女童,昨晚被家人發現在葵涌邨寓所睡房內吊頸,經送院搶救終告不治,警方初步調查後不排除女童是自殺,事後將其母親帶返警署問話以了解真相。消息稱,女童一直有社工跟進輔導,警方正聯絡有關社工調查女童自殺的背後原因。 記者:黃偉民 鄭大康
懷疑吊頸自殺死亡的女童姓黃,9歲,與家人同住葵涌邨映葵樓21樓一單位。消息稱,女童昨晨如常上學,父母亦如常上班,至晚上7時許,38歲姓林母親放工返家,但發現女兒不在客廳於是拍房門查看,但全無回應,母親恐有事故發生,立即用後備匙開門,赫見女兒竟被一條繩索纏着頸項吊在窗邊,慌忙將她解下。當時女童母親不知所措,奪門跑出屋外高聲呼救,一名31歲姓潘的街坊獲悉事件代為報警。
女童一直有社工跟進輔導
救護員接報到場後,發現女童已沒有呼吸和脈搏,馬上替她進行心外壓急救並送往醫院,但女童已全無氣息,被送抵荃灣仁濟醫院後,延至晚上7時54分證實不治。其後女童父親接獲消息趕到醫院,驚聞女兒慘死噩耗,一時難以接受,癱坐椅上呆若木雞,事後由其他到場親友安慰,院方亦安排靜室給女童父母及親友休息。
現場消息稱,女童一直有社工跟進輔導,警方其後將女童母親帶返警署作進一步問話,以了解女童的日常生活情況,以及之前有沒有與家人發生爭執。另外,警方亦設法與女童就讀學校校長和老師聯絡,了解她在校內情況,以及昨日上課期間有沒有發生任何不尋常的事件。
另一方面,警方昨晚一直留在女童住所調查,並了解她是否遭人獨留在家。有街坊聽聞女童自殺一事均表示驚訝,有認識女童的街坊更忍不住哭起來,不敢相信是事實。
對於今次有小童懷疑自殺死亡事件,社會福利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表示惋惜。他指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每個家長最好能熟悉自己子女的性格,例如他們是否容易衝動、過往是否曾透露想死的語言等,若是的話,當他們躲在房間獨處時須倍加留意。
現代小孩抗逆境能力較差
劉家祖說:「家長同子女喺衝突或溝通時,都要留意語言嘅衝撞,好似一啲貶低佢哋自我形象、侮辱性嘅說話都係唔好講出嚟,其實講咗呢類說話有害冇益,亦都冇乜意思。」
他續表示,近年學童自殺在數字上雖沒有顯著上升,但的確現時的小孩抗逆境能力比以前的時代差,相信是因為生活安定、少遇到逆境,故抵受壓力之能力自然較弱。要子女健康成長,有賴學校和家長平時加強向學童灌輸熱愛生命的「生命教育」。
根據年前一項調查顯示,由1981至2003年的23年來,共有6宗自殺死者是15歲以下,當中最年輕的是一名7歲就讀小三的男童,他因為學業問題被家人薄責,在01年10月26日在元朗朗屏邨家中跳樓自殺身亡。
近年兒童自殺死亡事件簿
17/09/07
12歲男童因借用同學遊戲機未還遭母責罵,在家中浴室上吊自殺
03/05/07
11歲男童疑因欠交功課被母罰抄悔過書,在粉嶺跳樓身亡
03/10/05
10歲男童疑學業退步遭父母責罵,又不滿父母聘用補習老師,在元朗家跳樓斃命
27/05/04
12歲男童疑逃學遭母親尋回,在被帶去看醫生期間失蹤,最後被發現在將軍澳跳樓死亡
30/12/03
10歲男童因長期受癲癇症折磨,在大埔住所吊頸死亡
19/11/03
11歲女童疑因喪父及喪友致精神抑鬱,在粉嶺住所吊頸,搶救兩日後不治
26/10/01
7歲男童疑因學業退步,被父母薄責後,在元朗朗屏邨住所13樓跳樓身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