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一直致力促進香港民主、法治、人權和自由,每逢社會就上述問題出現重大爭拗時,公會主席均敢於為公義發聲,不少人離任後更走在社會前線,加入政壇捍衞香港核心價值。今次袁國強打破過去公會主席在任時保持政治中立,不出任任何政治公職的慣例,破天荒接受委任出任廣東省政協,令行內不少資深大律師深表驚訝。
捍衞法治角色重要
不少近日才知悉事件的資深大律師昨日坦言,擔心大律師公會主席一貫的獨特角色將後繼無人,憂慮未來不會再有願意堅守香港核心價值的年輕人出任該職。事實上,歷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一直努力捍衞有關價值,例如1980年至1983年出任主席的李柱銘,離任以來先後創立了港同盟及民主黨,在香港回歸前後為推動民主、捍衞法治發揮重要作用。
回歸後,多名前任公會主席一直關注司法獨立問題,99年人大就居港權釋法後,他們發起大律師黑衣大遊行,02、03年港府就《基本法》23條立法時,他們在立法會內外抗爭,03年中更帶頭號召市民參加7.1大遊行,成功推翻惡法。當中李志喜、湯家驊、梁家傑、余若薇更創立公民黨繼續為推動民主出力。
對於袁國強接受廣東省政協一職,湯家驊昨日坦言感到十分擔心,「我好擔心,將來法律界仲有無敢言嘅人,敢出嚟捍衞香港嘅人權同法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