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清技術不但可以提高電視畫面的質素,更可提升手術的精確度。中文大學醫學院引入全港首個高清機械人手術系統,醫生可在16比9的螢幕上,看到高解像度及高反差的畫面,系統同時具有七倍變焦功能,即使極細微的血管及重要組織也一目了然,令手術的精確性大增,更可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新系統最快可在本月底臨床應用。 記者:梁瑞琼
微創是外科手術的大趨勢,一些極微細的手術更需要透過機械人手術系統進行,威爾斯親王醫院由05年11月至去年底,以第一代達芬奇機械人手術系統處理約150宗手術,當中45%屬泌尿科。
縮短病人住院時間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主管葉錦洪表示,第一代機械人手術系統有三條機械臂,透過病人身上鉛筆般幼細的小孔,伸入狹窄的盤腔內施行手術,但此系統只能提供平面影像,難以從畫面中判斷深度。
中大最近獲熱心人士捐贈1,800萬元,購置第二代達芬奇機械人手術系統,葉錦洪表示,雖然瑪麗及養和醫院也有相同的系統,但中大的新系統融合高清內鏡錄像技術,為醫生提供高清三維高解像影像,配合16比9螢幕,增加手術展示範圍。
葉錦洪指,系統同時具備七倍變焦,在毋須移動鏡頭下放大所需影像,避免手術傷及附近的組織。第二代機械人手術系統設有四條機械臂,較第一代系統多出的一條機械臂,可用來抽起附近的肌肉組織,猶如為外科醫生增添一名助手,省卻人力。
以前列腺切除手術為例,由於前列腺深入盤腔內,故要依賴機械臂深入組織進行切除,葉錦洪形容高清及可變焦功能可令醫生看得更多,也可看得更清楚切除部份及附近的組織,避免傷害正常結構。他預期隨着手術的精確度提升,病人需要輸血的風險較現時減少10%,住院的時間也可縮短至兩天,日後一些較複雜的手術如輸尿管縫合、腎切除縫合及腎胰重新縫合也可由機械人進行。
病人:手術好舒服
今年64歲的麥先生,因患上早期前列腺癌,一星期前以第一代機械人手術系統切除前列腺。他形容:「最初以為手術會好痛,點知係出乎意料之外咁舒服。」他表示手術後並不需要服食止痛藥,第四天已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