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姐邦」非常打得,五、六十年代橫行香江,而且領導世界潮流,打低荷李活,佢嘅英文名叫JaneBond,是近十餘年才被美國學者追封,史稱「奉旨打男人的女人」。其實佢嘅真名係:女飛俠黃鶯、黑玫瑰、紅玫瑰、白蝴蝶、女黑俠木蘭花、女殺手……電影資料館搬出「珍姐邦電影展」,「珍姐邦」捲土重來,臭男人!你有難喇!
記者:馮敏兒
攝影:黃子偉
影史上娥眉派祖師──港產珍姐邦
一部源於四十年代的上海流行小說《女飛俠黃鶯》(作者小平),主角智勇雙全、行俠仗義,是為「珍姐邦」創派祖宗,五十年代末拍成電影,即成當世無雙的女中豪傑,電影史上第一次。雖說城中玉女個個都係「珍姐邦」粉絲,但講到祖師身世,個個主觀投入,言情激動,搞到記者啼笑皆非,最後終於從大男人吳昊教授的「冷靜分析」中得救。不過我們還是先聽聽「珍姐」後人的剖白吧!
粉絲剖白
「這些『壞女人』壞就壞在太機智、太打得,對男人太有威脅!」真人不露相的著名女影評藍天雲話:「我哋嘅珍姐邦香港獨有,中國、台灣一樣冇,西片更加冇。荷李活勁保守,冇可能俾女人橫行,就算有都唔係普通人,或者有超能力,但我哋嘅珍姐係女工,係普通人,武功可以苦練,自己開公司,獨立自主,唔似《查理的天使》背後老闆還是男人,妳幾威都好,最後都要做番一個師奶、玉女,註腳甚至是心理唔正常。」藍天雲形容珍姐邦的出現是舊上海都市化後對俠客和女人的想像,也受西方流行小說影響。她跟一眾「蘋果女」一樣齊封「黑玫瑰」為偶像,佢冇家庭負擔、有錢又個性獨立,南紅、陳寶珠兩姊妹的雙重性格,為女性自身的寫照。
黑玫瑰宣言
口咬紅玫瑰的「蘋果女」Elaine,情迷「黑玫瑰」皆因:「佢剛中帶柔,好Man,又好有女人味,唔係男人婆!」問佢係咪好想做「黑玫瑰」?「以前啲女仔或者會好羨慕女黑俠,但鍾意還鍾意……其實現代女性大家都好想俾男人保護㗎!」難怪強如前第一夫人希拉莉都要扮番婦孺!藍天雲云:「鋤強扶弱不是珍姐邦重點,重點係佢叻到可以幫啲『儍更更』嘅記者,『懵盛盛』嘅探長,去解決問題!」吓,你講我呀?妳妳妳就係「黑玫瑰」!
黃鶯Fight低查大俠
「言歸正傳」,吳昊教授說JamesBond的相反就是JaneBond,指女主角非常打得又戲份多,流行於美國低成本少眾B級片製作,但在主流荷李活電影裏則絕無僅有,但珍姐邦不但最早在香港出現,「打女電影」更是主流。昊Sir話:「整個五十年代的通俗小說都是女俠、女飛賊、紅玫瑰、白蝴蝶,流行程度比後來的金庸武俠小說更勁,《女飛俠黃鶯》就拍過不下十套粵語片。倪匡也寫過黃鶯,但佢唔肯認,他後來寫的《女黑俠木蘭花》其實是黃鶯突然消失,退隱江湖,才變出個木蘭花。」
女人執法夢工場
珍姐邦替天行道,其實是群眾的意識,昊Sir認為最有趣是為甚麼大家都希望女人出嚟執法?佢估計:「過去殖民地社會,官商、黑白道勾結,大家都腐敗,所以一般升斗市民好慘,都叫自己做『沉默的大多數』,冇機會提出指控,而『沉默的大多數』中身份最低微嘅唔係男人,係女人,所以對主要觀眾為婦女的粵語片,女俠片有打鬥、機關、特技,題材煞食!起碼師奶鍾意、工廠女工鍾意、男人都可能鍾意!」
三代珍姐邦 原著、寶珠、邵氏
「珍姐邦」分三代,「女俠盜黃鶯」時代Sell小說原著賣懸疑;第二代Sell偶像,陳寶珠、蕭芳芳,但製作一般;第三代則是邵氏年代,靚人靚景、大製作大場面、特技、音樂都非常認真,更自詡為東南亞的占士邦,現在睇番一樣咁勁,如《金菩薩》、《鐵觀音》。「因為李小龍嘅電影掂,珍姐邦影響力更深入非洲,變身女黑人珍姐CleopatraJones,她後來還在邵氏片中大顯身手。」昊Sir話打女戲從未沒落,總有一定市場,但亦不能完全控制電影主流,雖產量不多,但從未間斷。
黑玫瑰、木蘭花、白蝴蝶……醒醒喇!
珍姐邦誕生於婦女尚未獨立的年代,她總有兩重身份,日間是弱者,有很多解決唔到嘅俗世煩惱,夜晚出動就變成另一個人,這個「變身隱喻」昊Sir認為同我哋食唔飽,發夢食大餐嘅滿足感一樣,如有雷同,實屬必然。但這場在1967年達到高峯,集中國「玉女」傳統、戰後青春文化、女性意識抬頭、西方生活方式浮現的「珍姐熱」,則別無分店「只見香港有、世界各地無」!雖然維護司法制度嘅黃仁龍司長,一定會叫妳唔好學「黑玫瑰」,但「沉默嘅大多數」其實好需要妳。珍姐妳係咪又係時候出手喇!
奉旨打男人的女人──珍姐邦電影展
踏入2008,電影資料館即高舉奉旨打男人,齋睇題已叫爽!影展精選9齣「珍姐邦」類型電影,相信天下女性都願接新007丹尼爾基克的棒,熱捧今趟「008JaneBond」。同期資料館一樓展場還有由從電影輯錄而成的錄像展出「珍姐邦小型視像展」。26日《黑玫瑰》放映後有免費座談會,講者包括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教授吳昊及影評人朗天。
日期:1月26日至3月2日
地點:西灣河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票價:$30
查詢:27392139
網址: http://www.lcsd.gov.hk/fp
阿美利堅邦 JesseJames之死
又係J字頭又叫占士!一個美國家傳戶曉的真人版羅賓漢,一個1870年代劫火車的汪洋大盜JesseJames,一個被煽情新聞和廉價小說塑造成大眾偶像的傳奇故事,被拍成電影《叛逆暗殺》,即令飾謝西.占士的畢彼特贏得今屆威尼斯影展的影帝,口碑極好,但佢差在太有型,反不及刺殺他的CaseyAffleck(飾羅拔.福特)出色,他由崇拜的追隨者到行刺者,再到他把刺殺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不斷重演,着着令人對他「假面」背後的「真目」無法把持,才是電影最過癮之處。一位無視法律充滿魅力的反叛者,惡名昭彰的罪犯,同時又是美國自由精神的象徵,導演扭盡六壬用了兩個多小時,建構刺殺行動的前因後果,原來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如實說過刺殺行動的細節。不過當港版美女羅賓漢,遇上美式羅賓漢,我更期望是一場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