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同一樣的發達過程 - Uncle Ray

五湖四海:同一樣的發達過程 - Uncle Ray

聖誕及新年假期都是基金經理放假的時候。筆者有一些在國內工作的朋友,亦藉着這長假期回港,暫時忘記國內工作的苦惱。
有一位在國內企業工作的財務總監,受聘於某家準備在港上市的國內企業,談到他在國內工作的樂與怒。他提到,國內員工很多都有「小金庫」,他們工資雖然比香港少,但其他的收入則很豐富,甚至比正職工資還高。

倉務主管住豪宅

他舉了公司兩個實例:有一個工廠的倉務主管,每月工資大概4000元,但他竟然可以在東莞自置物業、買「豪宅」,有車有樓有二奶,我的朋友當然懷疑他把公司原材料倒賣,並故意把倉庫紀錄弄致亂七八糟,方便上下其手。
另外,他公司的財務經理,由於在公司服務年資很長,深受國內老闆器重,月薪逾8000元,在國內屬於「小資」一族,五一、十一黃金假期,必定駕車到麗江等地方充電,最耐人尋味的是,他的女兒竟然可以在法國留學,每年學費連食宿不少於十多萬港元,差不多是他全年收入。

十萬賭波視等閒

國內老闆對這些收入與職位不相稱的問題,都抱着比香港人「開明」的態度,他們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反而覺得這些人很叻仔。記得去屆世界盃,筆者與某國內民企老闆午飯,提到他的一位得力助手、頭馬sales,賭波的投注額幾十萬人民幣,興奮不已,我當時的反應是,如果我是老闆,一定不會把重要的責任放在一位賭仔身上,該民企老闆當然不認同,並認為筆者不懂國情。正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可能他們發達的過程都是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