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抹黑與反抹黑、賄選與反賄選的聲浪中,台灣立委選舉落幕了。一如輿論所料,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慘敗。意外的是,總統陳水扁在投票時說了句很有意思的話:「今天不但是投票日,也是停止仇恨日。」言下之意,仇恨是選舉的工具,那麼,立委選舉結束了,總統選舉又臨近了,陳水扁準備如何挑起新一輪仇恨大戰呢?
阿扁料再挑新仇恨大戰
2月7日是戊子年春節,農曆新年前後原本應是萬家團圓、和睦喜慶的時節,但是,台灣新科立委將在2月1日上任、總統選舉將在3月22日舉行,2月份成為台灣政治紛爭的關鍵月份。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包括扁謝之爭、藍綠之爭、公投之爭。
首先,不同於馬英九無可撼動的藍營盟主地位,綠營盟主面臨現任總統陳水扁與總統參選人謝長廷之爭。扁、謝都不願為立委敗選負責,但都希望主導總統選舉,兩人一再隔空交火。
陳水扁主導的立委選舉慘敗,民進黨內部逼宮聲浪再起,謝也說:「選後總統大選的戰略與執行,當然是我主導。」但陳水扁在被檢察官認定他涉嫌貪污國務機要費後,都能頂住黨內外壓力重奪政治主導權,今次雖然辭去黨主席,但總統大權仍在握,豈會認輸?
其次,總統選舉的藍綠之爭,會出現西瓜效應還是鐘擺效應?國民黨大贏立委選舉,對國民黨基層樁腳有固盤作用。如果西瓜偎大邊的效應發酵,馬英九就可以順利邁向總統府。
但是,在藍綠分化的台灣,會否讓國民黨再次獨大呢?一個由藍營控制的國會,加上一個由綠營控制的政府,雖然政治效率低下,但可能更符合台灣的利益,鐘擺效應的機會不能完全抹煞。
第三,公投之爭將成陳水扁主打的悲情牌之一。面對中美兩國政府聯手施壓,陳水扁毫不退讓,堅持在總統選舉的同時舉行加入聯合國的公投,不只穩獲綠營支持,也是他反擊藍營的立腳點之一。
說到底,2月的政爭焦點都集中在陳水扁身上,他會製造那些仇恨話題?慣於操控綠營民間輿論的陳水扁,勢必在春節前後採取更多手段訴諸深綠選民;國民黨最擔心的選舉「奧步」(茅招),可能在臨近總統投票日時出現;在兩岸關係上鋌而走險,則是他挑戰北京和華府的最後手段。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