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史學家愛用柔弱無能甚至昏懦這樣的詞形容李治,實在是誤會了他。李治很聰明,他知道怕老婆會發達,所以他要做的,只是替自己找一個合適的老婆,從他力排眾議把父親的才人立為自己的皇后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是非常有主見,也是非常有堅持的。有了武則天這樣的老婆執掌朝政,他樂得做甩手掌櫃。
在通往權力的路上,武則天心狠手辣,兄弟、姐姐、兒子,但凡成為路障,也冷血地搬掉。可是一旦大權在握,她又體現出傑出政治家應有的胸襟,她提倡「糊名」方式確保科舉考試的客觀性,使更多寒族有機會參與政治,打擊了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並開創殿試先河,親自策問舉人,很是選拔了一些人才,玄宗時期的名相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則天時期被挖掘出來的。她的政敵代言人駱賓王討檄她「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她卻不以為忤,反而遺憾未能把此才子納入麾下。武則天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順利帶領大唐帝國由「貞觀之治」過渡到「開元盛世」。
政治家有時候也像藝術家,要在鐵腕與甩手之間學習平衡的藝術,更多的時候,甩手比鐵腕更重要。看看歷史就會明白,為甚麼秦二世而亡,唐朝卻能成為中古最富強的王朝,因為秦缺乏容納不同聲音的氣度。
忽發奇想,如果武則天翻生,她會容納民間電台,容納來自民間的不同聲音嗎?以她的智慧,至少不會禁止,因為她聰明,知道互聯網時代沒有可以禁止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