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美國聯儲局再議息,市場預期減息空間仍在。減息周期始自去年9月,對股票掛鈎投資(ELI)的年息或多或少會帶來影響。在這大趨勢下,參與ELI投資時,可在參考價及選股兩方面加以注意,務求降低減息周期對年息的壓力。
ELI的年息主要由零息票據和期權金兩部份組成,由於零息票據的價格及息率與貼現率(DiscountRate)水平一脈相連,貼現率一般為市場息率,故在減息周期,零息票據的價格將上升,而息率回報會下跌。至於期權金方面,同樣會因為年息下調而影響了期權金回報。綜合兩個因素,可得悉減息周期對ELI年息或會帶來負面影響。
以建設銀行(939)42天期、參考價96%為例,在9月減息前,年息為24厘,然而,當美國及香港市場連續多次減息後,假設其他條款不變,同樣的建行ELI,年息下調至22厘。
在減息周期下,地產股和本地銀行股等這類息口敏感股通常較有機會成為資金流入的對象,這對相關股份的股價走勢和引伸波幅的增加或有幫助。以新鴻基地產(016)為例,其股價上周曾創新高,據路透社資料顯示,新地30天的波幅為49%,較工行(1398)的35%波幅為高,可見息口敏感股在近期波幅或會較大。
故此,減息周期可考慮以息口敏感股為掛鈎對象,且在股價走勢較強下,亦可考慮稍為上調參考價水平,期望能提升年息以降低減息帶來的影響。
註:上述數據截至1月9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