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置業投資(一)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置業投資(一) - 李兆波

近來樓市蓬勃,不少朋友向我發電郵,看看我對置業投資的意見。一般來說,成年人的人生有幾項理財大事:置業、婚姻、子女、醫療、退休。置業是不少人夢想,我會在未來幾個星期,談談置業的理財問題。
置業的目的有二:一是居住;二是投資。可以說,置業是一般人一生最大的投資之一,曾有朋友路過一個有示範單位的商場,在毫無準備下便購買了一個單位,後來才知道自己付首期時要向家人借貸,以後每月供款也十分吃力。他更未有考慮置業後要付的管理費、差餉、地租等費用。

半世工作為供樓

我亦有一位很特別的朋友,他置業時帶了律師、建築師、土木工程師、測量師及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到銷售地盤一起給予意見,他不會貿然做決定,更搜集有關物業附近地區未來發展及學校網的資料。為甚麼呢?因為置業是影響不少人多年的理財決定,除非你不造按揭,否則一般的按揭期長達20年,是一生工作年日的一半。
大家有否留意,賣地時發展商多是派遣很高級的行政人員,甚至是主席出馬去投地,而投地時又會密切留意地價對利潤及回報的影響,事前都有一大隊專業人士作計算,因為一塊土地的發展,對集團未來數年的業績有相當大的影響。

作好準備才行動

同樣,我們是買樓,不是買蔬菜,要慎重行事。除非你已有數億元身家,否則置業是重大決定。律師朋友可以給予你有關大廈公契、責任及保險條款等問題的意見;建築師及土木工程師會給予設計及建築水準方面的評語;會計師可以就按揭計劃及付款細則作出建議;測量師可以提供估價的資料。如果置業者有此準備,出錯的機會自然大減。
置業者如果只集中於裝修及風水等事後問題,將來有關物業及付款上出了甚麼亂子,實在不要怨天尤人。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