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今天常用「被」字帶出被動語態(passivevoice),那是不是西化句法?
「被」動式句子其實見於傳統中文,只是不宜濫用。請看南宋文豪陸游《老學庵筆記》一段記載:晁之道和弟弟同赴科場,考官姓葛,只取錄了晁之道。晁之道見考官一隻眼盲了,就題詩一首:「沒興主司逢葛八,賢弟被黜兄薦發。細思堪羨又堪嫌,一壁有眼一壁瞎。」
又請看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永樂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清朝褚人獲《堅瓠集》所載聯句也值得參考。故事說,宋朝名臣張九成一天清早往訪喜禪師,高吟:「打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禪師問:「緣何起得早,妻被別人眠?」張九成忍不住駡道:「無明真禿子,焉敢發此言?」喜禪師笑笑,指出他還未能打死心頭火:「輕輕一撲扇,爐內又起煙。」張九成這才知道自己修行不足。
我不是說中文被動語句都可用「被」字帶出,但用「被」來說遭受不如意事情,絕對不是西化句法,讀我國章回小說,更是隨處可見。《西遊記》裏的哪吒三太子和齊天大聖孫悟空爭鬥,敗陣而回,向托塔李天王報告:「父王,弼馬溫真個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他不過,已被他打傷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