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金句:
EverybodythoughtBarackObamawasgoingtoinspirepeoplewhenhecametoWashington,but,theSenateseemsliketheplacewheresmartpeoplegotodie.─JonStewart
美國總統提名戰已完成第二回合。希拉莉一顆眼淚,半點嗚咽,反敗為勝。女人眼淚能改變形勢這道理,中外皆然,錯不了。
來到這個級數的選戰,過招的,都是當世溝通高手。如能偷得一招半式,終身受用。因此,互聯網上許多演說片段,思哲都一看再看。
希拉莉演繹Authenticity
政客的拉票或公開演說,成功與否,離不開兩個因素:Likability和Authenticity。至於內容嘛,大概沒幾個市民有耐性細聽。
希拉莉的剖白,承認形勢比人差,觸動了感情,談個人感受,真情流露卻不軟弱,此乃最親切的人性,要傳遞的訊息,都達到聽者心坎。不管希拉莉是早有預謀,還是即興表演,足以讓她後來追上,從落後變成票后。這是所謂的Authenticity。
奧巴馬展示Likability
那邊廂,奧巴馬就像韋.史密夫,髮型瀟灑,眼神在粗壯濃眉下堅定而深遠,那個征服人的強者笑容,示範着Likability臉蛋上的應用。就連聲線甚或身形,比起其他年事較高的候選人,他也是拋離得沒話說。怪不得,有人將他比喻成再世甘迺廸。
根據美國評論員的說法,奧巴馬的演講稿,修辭很好。他的演說技巧,也是沒得挑剔,常用RuleofThree的陳述法則,接連三個排比句式,節奏強勁,鏗鏘入耳。奧巴馬的演說,內容就算怎樣空洞,聽起來還是充滿力量。
奧巴馬演說要看teleprompter,即電子提水機,使得英俊瀟灑的他,眼神不自然地遊來遊去,不能直截了當望向群眾,溝淡原本強大的演說力量。就像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手,上台怕忘記台詞,要看貓紙一般可惜。
回來香港,我們沒有演技精湛的政壇明星,也沒有像奧巴馬一樣的萬人迷。然而,某段YouTube短片提醒了我,香港人爭取民主普選,已行了23年的崎嶇路途;部份議員就如李柱銘,從黑髮到鶴顏,這種真,卻沒有一個足以配備的民主平台......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