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不會騙人的只有自己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不會騙人的只有自己

李雲廸 25歲
著名鋼琴演奏家

撰文:冼麗婷
攝影:凌樹輝

自從2000年獲得蕭邦鋼琴大賽冠軍以後,我身邊再沒有老師,學習之路,都是與世界各地音樂家、同行切磋,包括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以及不同著名指揮家。說到甚麼是最好的彈奏方法,甚麼是最高的演奏水平,通通由自己判斷。
作為年輕演奏家,要堅持個人想法,不受外界干擾是困難的。這幾年我努力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應付各式各樣的人,獨自到德國學習音樂,堅拒媽媽前來照顧。我相信,培養獨立個性對鋼琴家非常重要。

……………………

本月尾我與香港管弦樂團總指揮艾度.廸華特(EdodeWaart)合作演奏浦羅哥菲夫(Prokofiev)第二鋼琴協奏曲,那是最難彈奏的鋼琴樂曲之一。我真願意大家有機會能看看這個樂譜,它音符極多;說數量,令人眼花撩亂;講結構,複雜而龐大,我相信每一位鋼琴家對此都有同感。
因為樂譜的休止符不多,三十多分鐘演奏裏,我基本上沒有讓手停頓放鬆的休息時間。彈奏這一首高難度、風格狂野的樂曲,游走琴鍵的速度快、力度大,那是記憶力、精神、體力與毅力的一大挑戰。因為曾與世界著名的柏林愛樂樂團曾合作為這首樂曲灌錄唱片,經過多次演奏,我已能掌握樂曲精髓。

……………………

別人跟我說,觀眾是熱情的,但也是無情的。音樂家總有面對殘酷批評的時候,我一直向年輕人忠告互勉:要追求目標、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些時候,你得任何聲音都不要聽。我不是不聽批評,但我也是很客觀的,一個人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努力、是不是全力以赴,只有自己最清楚。好的聲音聽,壞的聲音也聽,最重要還是你怎樣看待自己。
九歲的時候,我因為手掌細小,不能跨越八度鋼琴鍵,父母一度考慮是不是還要讓我繼續學琴。可是,我堅持不肯放棄音樂,堅持學琴,現在我的手掌依然不算大,但在多年苦練下,早已能跨越八度、十度甚至十一度琴鍵了。

……………………

馬友友把大提琴發揮到極至、不斷突破,都是經過努力探索與深厚文化根底歷練而成。他跟我都是10月7日出生,比我年長27年,作為中國年輕一代鋼琴家,我除了演奏,閒來也收集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方爵士樂的素材,希望有天也能透過鋼琴貫通不同文化底蘊,這是我最大目標。
鋼琴家路上,我體會掌聲不過是觀眾與音樂家溝通的途徑。在不認識你的觀眾面前,那怕掌聲不熱烈,藝術家都得設法投入音樂、努力讓觀眾認識、欣賞。在我來說,管他掌聲是不是騙人,永遠不會騙人的,只有自己。

李雲廸小時候因為手掌太細小,父母差點考慮讓他放棄學習鋼琴。現在這位鋼琴家的手掌已可跨越至11度琴鍵。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