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饅頭 - 李純恩

標準饅頭 - 李純恩

從今年一月一日起,由中國國家標準委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小麥粉饅頭》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對於這個話題,香港人可能覺得奇怪,饅頭都有標準?饅頭的標準還要勞動到上述兩大國家機構煞有介事來製定標準?
前些日子,電視台報道「紙包子」的新聞哄動一時,河北包子商人用紙漿摻在麵粉裏做包子,弄出一場風波,後來據說是別有用心的記者造假新聞,記者撤職查辦,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認定「紙包子」是確實存在的。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一件事,引發了國家檢驗機構為饅頭製定標準的事件,在這個有關標準裏,對於饅頭中的麵粉和水份的含量,都有規定。
這就引起了全中國人民的廣泛討論,特別是最愛「議事」的網民,更是說得一發不可收拾。都說管天管地,你還管人家饅頭怎麼做。
越說越熱鬧,從饅頭的檢驗方法,到包裝,到形狀應該是圓是方,議得不亦樂乎。搞得兩大國家機構連忙出來澄清,說雖然製定了一個「饅頭標準」,但這個標準只屬推薦性質,並無約束力,並不要求強制執行。
也就是說,賣饅頭的人,不照這個標準做饅頭,也沒有問題,不犯法。既然如此,何苦來攪亂一池春水。中國法例明文不准的東西,中國人還搏命去犯,沒有約束的「非強制性標準」,更沒人理了。
饅頭有標準,鹽油也要有,麵條也要有,大餅也要有,麵包也要有,蛋糕──歸根結底,做人沒有標準,便什麼都沒標準,中國的事情,都出在人上,人搞不好,什麼標準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