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莉選情告急,在新州咖啡室拉票時激動得眼泛淚光。她的眼淚,是真情流露抑或打「眼淚牌」?「眼淚牌」是否有助她扭轉選情頹勢?
克里落淚勝出初選
美國選舉史上,不論是真是假,政客的眼淚,在選民眼裏,都是軟弱的表徵。1972年,競逐民主黨總統提名的馬斯基(EdmundMuskie),在太太被抨擊時,失控落淚,他辯稱是抹去雪花,但已令選民覺得他太軟弱,結果輸掉新州,最後也贏不到黨提名。
至於希拉莉的眼淚,美國選舉專家艾布拉姆森認為會令選民質疑她的領導能力。喬治敦大學政治科學系副教授歐文則指出,希拉莉攻擊奧巴馬得聲嘶力竭反被指只懂尖叫,所以她今次用眼淚表現感性,但那可能令選民覺得她軟弱。
但有分析家指,政客落淚有時會令人改觀,像上屆民主黨候選人克里(JohnKerry)在新州拉票,因一名失業母親傾訴沒錢為子女供書教學而感觸落淚,結果他在新州初選勝出。
希拉莉的眼淚也至少令咖啡室16名選民改觀。提出刺激希拉莉淚腺那問題的揚格說:「她真的愛我們,我相信她今次表現出真性情。」59歲退休教師漢普頓,原本傾向支持奧巴馬,見到她的淚光,最終決定投她一票:「她是由衷地落淚,她真摯而極理智。」
美國《華爾街日報》/美國廣播公司
政治人物之淚
-馬斯基-
1972年,競逐民主黨總統提名的馬斯基(EdmundMuskie),在太太被抨擊時,失控落淚,他辯稱是抹去雪花,但已令選民覺得他太軟弱,結果輸掉新州,最後也贏不到黨提名。
-克里-
2004年美國民主黨參選人克里(JohnKerry)在新州拉票,聽到一名失業婦人訴說生活慘況,一時感觸落淚,淚光終助他贏得黨內提名。
-喬治布殊-
喬治布殊去年1月12日,為一位在伊拉克陣亡士兵頒授最高軍事勳章時落淚,但有人質疑這是假惺惺的「鱷魚淚」。
-趙紫陽-
1989年5月19日,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流着淚勸學生離開時說:「我們來晚了。」學運遭鎮壓後,趙紫陽被免職和軟禁到死。
-陳馮富珍-
本港前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在2004年1月13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提及沙士時五度落淚,但始終難逃未有及早控制疫情的指摘。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