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恩格爾系數內地不靈 - 扶偉聰

五湖四海:恩格爾系數內地不靈 - 扶偉聰

前幾天看了一份內地報章,說廣州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要比其他城市高,其背後含義,是指內地眾多城市的居民,比廣州市民更富裕。
我極不贊成這種說法。無可置疑,恩格爾系數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概念,是十九世紀時由德國的統計學家恩格爾研究民生經濟時,得出的一個社會經濟規律,它指的是食物支出與總支出之比。通常是這個系數越小,表示當地居民富裕程度越高,反之則表示溫飽或貧困。

地區習慣影響結果

不過,如果不把一個地區居民花在食物方面的總支出,和人均支出這兩個數據,與其他地區作比較,只考慮其支出的比例,我想,這就必然失去參考價值了。
在內地,一向以勤儉為美德,許多地區習慣過簡樸生活,特別是農村,農民在吃的方面非常節省。你會發現,內地農村的恩格爾系數都不高。城市特別是廣州,以吃為樂、以吃為榮的生活習慣,其實也是當地市場繁榮的一個支撐點。酒樓食肆、大牌檔和茶餐廳星羅棋布。豬、羊、牛、魚不足以支持廣州人的口味,淡水魚、深水魚無法滿足當地人對食的追求。

食在廣州數據失效

每逢過年過節、紅白喜事、迎親會友,大多會在酒茶飯局中進行。一桌10至12人計,花上五千乃至數萬元,屬常見案例,周末在酒樓用餐而不在自家廚房開火的習俗已有燎原之勢。本人一月前打電話到廣州市內十多家酒樓訂農曆年除夕房間,結果都以滿座告之。內心不禁感嘆,廣州人真富有。
在上海、北京等許多大城市,見到許多人都喜歡帶着飯盒去返工,親身領略食在廣州的習俗,每天看着廣州酒樓餐廳排隊入座的情景,假如恩格爾先生還在,他一定會為恩格爾系數在中國的應用作出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