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時小寒,回暖也無阻家母準備糯米飯應節傳統的心。
她或許有點失望,又可能早已習慣,就是持家一切掂當年青時留不下浪蕩的丈夫,邁入晚年也擋不住遊蕩的兒子。她這頭說完,我已經坐上朝北的火車走向自己也不太確定目的地。一套《東京鐵塔》喚回不少將父母淡忘的心。回頭再想:膨脹父愛母愛何嘗不是子女逃避的因由?父母,尤其母親,事無大小似母雞般照顧周到甚或加零一便會變成囉唆。恒常出門狀態永遠在路上,與家母慣性無微不至並沒有直接關係,就是不出門也不見得說太多話,這是選擇並非淡薄。
近農曆年了,聖誕新年相繼淡入淡出;揹着大包小包離開廣東回家過年的民工漸次蠢動,情況當然不能與十年甚至五年前比。過去全中國便只有廣東擁製造業(老闆以港台商為主),交通嚴重不便,一年才得回家一次,過正月十五又須趕回來確保工作崗位,所以民工回家曾經是一回驚動鬼神的動作,那時跟着隨回家過年大軍做訪問的記者朋友,從廣州到湖南到湖北到河南到山西一直去到平遙,一省過一省一市過一市一車過一車,親近過曾經比較純樸的中國大地與人民。
中國真是世上變得最快的國家,除了傳統衰格醜行,社會與生活一年翻幾番;過去兩年鬧工人荒,工人大晒,加上公路鐵路迅速發展,回家再也不似過去的意義。
但2008年可能是另一回局面,新勞工法推出,保護工人大過天條例叫老闆賺不了錢,兼隨時觸犯國法情況下,手上拿着資金的朋友一不做二不休,關門大吉度假去!國家好心做壞事,就似愛心出界的阿媽維護子女不少例子反而坑了他們的前途。
這上下離春節還有一個月,眼見揹着大包大大包大大大包行李的民工也已上路,不表示今年賺得多早點回家,而是一月一日之新勞工法行使,工廠關門被迫返歸的後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