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以無法提供較先進的生殖服務,及求診人數不斷減少為由,宣佈本月底結束提供了26年的「人工受孕」服務,並同時關閉精子銀行,有關服務由私家的養和醫院接手,日後市民可到養和醫院尋求服務或捐精。現時本港共有5間公立及私營醫院,及部份診所提供人工受孕服務。記者:梁瑞琼、張嘉雯
家計會於1956年開始設立生育指導服務,並於1981年開展人工受孕服務,為丈夫精子有問題的夫婦進行生育治療。
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表示,針對人工受孕,該會只能提供「宮頸內人工受精」服務,成孕率約7%,但人工生殖科技不斷進步,現時的「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可直接將一條精子注入卵子內,成孕率高達40%。
服務由養和醫院接手
家計會缺乏所需的儀器及人才,進行一些成孕率較高的治療,加上近年尋求人工受孕服務的人數由高峯期每年52對夫婦減少至去年的13對,考慮到經濟效益,決定結束有關服務。有關服務及精子銀行將加入養和醫院的體外受孕中心,日後有意接受人工受孕或捐精的人士,可往該院尋求服務。
現時在家計會接受一個周期的人工受孕服務約需5000多元,范瑩孫指,養和醫院承諾會以相若的收費水平,繼續提供相同服務,市民亦可選擇其他成孕率較高的治療,但收費可能較高。截至本月5日,有24對夫婦正在接受或準備接受家計會人工受孕服務的,他們會轉介至養和醫院繼續治療。
家計會現時仍有3名正等候接受第二次血液檢驗的捐精者,該會獲得他們同意後會將精液樣本轉交養和醫院。
養和醫院的體外受孕中心每年處理約600宗人工受孕個案,現正進行擴建及興建精子儲存庫,預計三個月內啓用,中心總監梁家康表示,由於沒有公營機構願意接手精子銀行,中心才接辦。有關精子銀行的運作模式及捐精慰勞費事宜,有待稍後公佈。
現技術精子打入卵子
瑪麗醫院和香港大學醫學院去年為500對夫婦進行人工受孕,港大婦產科學系副教授吳鴻裕相信,家計會結束精子銀行服務影響輕微,「因為𠵱家需要用捐贈精子嘅人好少,以前需求係大啲,但係𠵱家精子直接打入卵子度。」
提供人工受孕服務的機構
《公營機構》
廣華醫院 電話:23322311
威爾斯親王醫院 電話:26322470
瑪麗醫院 電話:28554182
《私營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私家診所 電話:26322810
香港大學婦產科私家診所 電話:28554262
養和醫院體外受孕中心 電話:28358060
仁安醫院輔助生育中心 電話:26083176
仁安醫院分科診所(尖沙嘴)輔助生育 電話:23753323
偉澤輔助生育中心 電話:28683139
勝利輔助生育所 電話:28698887
資料來源:家計會網頁、醫院管理局
每次「慰勞費」300元
【本報訊】捐精如捐血,有嚴格規定,不是「想捐就捐」。凡18至50歲男士,身體健康,生育機能正常,精子活躍及健康,家人及自己沒有顯著遺傳病者均可捐精。
每年可捐精一次
捐精者需親臨家計會診所進行抽血、心肺功能、外生殖器及病歷評估,然後會被獨留在一個房間內自行釋出精液,據悉房內會有色情刊物協助捐精者加快射精。每位合格人士在捐精後可以先獲200元慰勞費。
其精液會被檢驗及冷藏保存,待捐精者於六個月後通過第二次血液測試,確保沒有潛在疾病,精液才會「開封」,捐贈者亦可額外獲100元慰勞費。每次捐精需相隔至少12個月。
家計會口號深入民心
【本報訊】家計會30年前推出「兩個就夠晒數」的宣傳,令香港以「阿得/阿德」為名的男士,幾乎都被人改稱「得哥」。不要以為家計會只是提倡節育,原來經歷過50多年演變,家計會提供的服務已起大幅變化,由婦女健康檢查,到男士陽萎治療,有醫學界人士認為,本港性治療需求日益增加,家計會角色十分重要。
服務大幅變化
「大家庭,小家庭,家計做好最精明」是家計會近年的口號,或許是「一個嬌兩個妙」當年太過深入民心,新口號反而沒有人記起。60、70年代時,市民普遍缺乏家庭計劃的意識,人口膨脹對社會資源構成龐大壓力。
至近年,巿民意識轉變,許多人對生育問題「寧缺勿濫」,政府要宣傳「生三個」的計劃,而當年積極推度「節育」的家計會,服務也邁向多元化,除了提供婦女及男士健康檢查外,尚設骨質疏鬆診所、子宮頸病診所及乳房保健診所,提供荷爾蒙補充治療、尿失禁、陽萎治療等。
泌尿科專科醫生陳龍威指,性治療及男士健康服務需求越來越大,家計會收費相宜、定位清晰,「就算𠵱家仲有好多人對性生活呀、性治療呀好無知,家計會可以幫到啲無咁有錢睇貴醫生嘅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