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市民、部份立法會議員及房屋委員會委員強烈要求復建居屋下,房屋署昨拋出將新公屋轉為居屋發售計劃,又指今年內會檢討是否復建居屋,但有房委會委員擔心將公屋變居屋,會減少公屋供應令輪候上樓時間大增。 記者:馮永堅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公屋用地及近年私樓價格變動問題,多名議員表示現時私樓價格高企,供樓款項佔家庭入息比例也由03年的17%,升至去年的30%。代表醫學界的郭家麒表示,現時公屋土地供應緊張,私樓價格又急升,批評房署不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屋問題,「樓價已經升到癲咗,係咪要迫到人瞓街先會起居屋?」
指居屋可3年建成
面對立法會議員圍攻,房署署長陳鎮源在會議結束前突然表示,今年會謹慎檢討復建居屋問題,若市場情況逆轉,市民負擔不起高昂樓價,不排除把新落成的公屋單位轉作居屋發售。他又引述一名建築師表示,有信心可於3年內建成居屋發售。不過,陳鎮源沒透露會把多少公屋單位轉為居屋單位發售,以及會否把公屋土地興建居屋。
其實,90年代時任房委會主席的王䓪鳴及房屋司司長黃星華,認為發售居屋有利可圖,開始把將軍澳廣明苑等多條屋邨,轉為居屋出售,估計多年來有超過10萬個原公屋單位出售。房委會委員王坤批評,陳鎮源昨拋出的計劃是舊瓶新酒,若房署不向政府爭取土地興建公屋,勢必令市民輪候上樓時間大增。
民主黨李永達估計,房署所指的「三年建居屋」方案,是在原本用作興建公屋土地上建居屋,擔心此舉會影響未來建公屋數量,建議房署積極在沙頭角、古洞等新發展區覓地建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