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學教風水課

廈門中學教風水課

內地近年和香港一樣積極推動通識教學,福建廈門市最近就有中學開設《風水地理》課程,教授學生運用地理、科學知識「睇風水」。有網民嘲諷,這是「給迷信披上科學的外衣」,唯一的好處是,令一些不愛讀書的學生,畢業後多一門謀生技能!
據悉,廣東佛山早在前年已有學校在高中一、二年級,開設《風水地理》選修課程。當時,負責推廣的老師指,這個課程是要從科學角度來解釋風水現象,讓中學生對風水這種傳統文化有所了解。不過,網民則擔心「風水流派多,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未到爐火純青不要誤人子弟,尤其是涉世未深的中學生。」

網民:給迷信披科學外衣

最近廈門也又有中學開設風水課程,並使用資深教師熊永良所編著的《居住環境探究──風水中的地理》叢書,作為教科書。這次在網上同樣引起爭議。對於網民的種種質疑,熊永良坦言,傳統的風水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他指,所謂「陽宅風水」,其實就是古時的家居佈局,當中不乏科學的理論。如風水所講的「龍脈」,就是對自然界各種因素協調和諧關係的概括。人為地改變地理環境,如移山填湖、濫伐森林,可能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即「斷了龍脈」。
另外,風水指門及閘不能對冲,客廳入門處不宜看到房間和後門,否則「前面進,後面出,無法積財」。其實,門及閘對冲,空氣對流強烈,家中老人小孩易得感冒;客廳入門處不宜看到房間和後門,亦符合現代人對隱私保護的需要。至於所謂的「凶宅」,可能是因為地輻射使人頭疼腦昏,同樣可以科學知識解釋。
http://news.sina.com.cn/s/2008-01-07/162314686390.shtml

開設《風水地理》課程的廈門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