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薑跟無綫搞對抗的前港姐袁彌明Erica,原來除了愛讀書,還愛入廚。Erica原籍上海,小學時期已識做上海春卷、雲吞、粗炒,對上海家常菜很有一手;大學時期留學美國,更以中西Fusion菜為同學「包伙食」。Erica今次教我們做頗少見但很當造的時令上海塌菜,她說今勻不用夠薑,「最緊要夠糖!」
記者:廖秀娟
攝影:周旭文
承傳媽咪廚藝
要考究Erica為何廚藝了得,她說:「可能因為媽咪煮得好,我自小看着她下廚,感染到吧!」不過袁媽媽卻笑說:「應該是天份,她小小年紀就愛看愛學,她姐姐卻一點興趣都沒有。」一副女強人外形的袁媽媽金口一讚,Erica似小孩子得到媽媽讚許的衷心滿足,乖乖坐在一旁讓媽媽與我們閒談,與平日在電視、報刊見到的敢言袁彌明簡直判若兩人!
曉煮少有上海菜
表裏不一,還見於她的廚藝,外表新潮西化,看英文書多過中文書的Erica,煮家鄉上海菜一點也不蹩足,就如她為我們示範的塌菜炒冬笋,上海塌菜的煮法食法,她所知不少,「媽咪說塌菜其實是塌苦菜,因為樣子似大開的牡丹花,一個富貴樣,「苦」的音又近似「富」,所以上海人新年必拿來與冬笋同炒,象徵又富又筍,新年好意頭!」塌菜有一陣似芥菜的微微苦澀味,Erica說必須下糖才可掩蓋淡苦味兼吊出菜甜味,試過她的手勢,確又令我這個食過一次今生不打算再食塌菜的人改觀。
表演用線切蛋
不過,洋化港姐煮塌菜不算奇觀,港姐煮五花腩、用口「擔」線切蛋才叫我嘖嘖稱奇!見Erica手法純熟的洗切五花腩,無懼似街邊阿婆,用口「擔」線但求切蛋清脆利落的「雜技表演」,煮出一碟鬆化香甜的紅燒肉,似乎她的夠薑敢言,早已在廚房經過長期訓練!
塌菜炒冬笋
0hr15min
4人份量
兩者的味道皆是清淡,但塌菜初吃似白菜,嗒落有點似芥菜的淡苦,味道很有層次,與嫩嫩的冬笋很配合,是吃濃味上海菜的最好「間場菜」。
材料
塌菜3個、中型冬笋2個、紹酒2茶匙、糖1茶匙、鹽1/2茶匙
做法
1.塌菜摘好洗淨,冬笋去殼去硬皮切片後汆水。
2.起鑊以少許油炒冬笋至軟身,撈起。
3.再起鑊燒滾2湯匙油,大火炒塌菜,至軟身轉中火,灒酒、下糖及鹽,下少許水再兜炒;然後下冬笋,兜勻便可上碟。
貼士
除了加糖,塌菜要以較多的油炒,因為塌菜頗索油,容易炒到韌。
教剝笋
一個冬笋可用的肉很少,外殼可以有十多廿層,還要去硬外皮,一個只得三分一可食用,預份量時要留意。
上海紅燒肉
1hr50min
4人份量
一向怕吃這類燜肥肉,怕肥豬肉但更怕燜得不夠腍!又肥又韌又不夠入味的紅燒肉,食過怕怕,幸好Erica的手勢不賴,鬆化香軟,唔!好回味!
材料
五花腩1斤、雞蛋4隻、老抽3湯匙、生抽1茶匙、冰糖3大件、薑4片、紹酒1湯匙、八角2粒、水1湯碗、白醋1茶匙
做法
1.雞蛋烚熟,備用。五花腩連皮洗淨切件,下1片薑汆水。
2.中鍋燒滾少許油,大火爆炒腩肉,灒酒,炒至轉色,下老抽再兜炒;收細火再炒至豬肉全部上色,再加入冰糖、生抽、八角、白醋、剩下薑片、去殼雞蛋,加水至蓋過材料,拌勻,冚蓋細火燜。
3.不時開蓋兜轉材料約個半鐘,收亁水便可先撈起雞蛋切件伴碟,最後放上紅燒肉便可宴客。
貼士
白醋是豬肉鬆化的關鍵,一定要下。
教𠝹蛋
口含幼線在熱雞蛋兜一個圈,快速扯開,雞蛋會切得比利刀好,不會爛。
袁媽媽教Erica用線切蛋,她一學便會,我卻覺得要經過長期訓練。
油泡蝦
0hr20min
4人份量
上海菜原是泡河蝦,但現時河蝦不易買,Erica惟有用海蝦頂替,味道是有點「不正宗」,但看她的煮法,仍然是上海風味。
材料
河蝦1斤、紹酒/浙醋各2湯匙、葱1棵、老抽/生抽各2茶匙、糖1湯匙、鹽少許
做法
1.蝦剪鬚剪腳,泡油撈起。
2.起鑊燒熱少許油,下蝦兜炒,灒酒加及鹽,收細火,加入浙醋、糖、老抽、生抽及葱兜炒,大火收亁汁便可上碟。
貼士
炒蝦不能下太多油,否則芡汁打不起,蝦還蝦、汁還汁。
教泡蝦
河蝦體形細小,通常泡油前不能開脊去腸,否則會泡爛。洗淨後剪鬚剪腳,抹亁便可泡油,吃時才自己去殼去腸。
醬炒毛豆毛蟹
0hr20min
4人份量
袁媽媽說毛蟹即是大閘蟹,通常次一點的大閘蟹便用來炒;不過現時大閘蟹仍然有靚貨,我們便有口福了!海鮮醬炒,濃味中也吃到蟹的香甜,清蒸之外的好選擇。
材料
大閘蟹4隻、毛豆1飯碗、鹽/紹酒/浙醋各1茶匙
醬汁料:海鮮醬3湯匙、糖1湯匙、水4湯匙
做法
1.大閘蟹洗淨抹亁,開邊斬件,中火泡滾油約4分鐘至6、7成熟,撈起瀝亁。
2.起鑊以少許油大火爆炒大閘蟹,下毛豆、鹽紹酒及浙醋,加入混好的醬汁,煮至汁滾便大功告成。
貼士
毛豆買日本雪藏貨更方便,不用自己烚豆去殼,Erica說味道跟鮮豆沒大分別。
教溝醬
上海醬炒毛蟹原應用甜麵豉醬,但現時甜麵豉醬不易買到,袁媽媽便教Erica用海鮮醬代替,「味道好近似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