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鎖快餐店吃早餐,清潔阿嬸勤快地執拾,已一把年紀,但仍相當重視這份工。快餐店一般的時薪計算,十多元二十多元一小時。收入微薄,多勞多得,看來享不了兒孫福。阿嬸與一些朝見口晚見面的客人稔熟,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通常是無聊寒暄。
有位肥師奶,三文治吃半份,之後打包拎走。
「×太,為什麼今日胃口那麼小?」
「哦,」她有點晒命:「待會我兒子同我飲茶。」
阿嬸笑:「我又去,請不請?」
「好呀,一齊啦。」
「講笑唧,怎會一齊?──人家笑你帶埋個乞兒婆去!」
還強調:「乞兒婆邊有咁好命,有茶飲?」
肥師奶樂不可支。
旁觀又旁聽,竟覺悽愴。雖然各有各的命運,有人舒服有人辛苦,但阿嬸自我貶值習以為常,一定活得過於卑微。我很想告訴她:「你怎會是『乞兒婆』?有工作能力又肯做,沒倚仗綜援救濟,也沒乞討,比那些濫用公帑去滾去賭的賤男女,更有尊嚴。」她吃力地端走盤子。
一向敬佩自食其力的人。不過當時情景,又不知如何表達。沒適時送上兩三句美言哄哄老人家,我一直有點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