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政府開支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政府開支 - 李兆波

稅務好像與理財風馬牛不相及,這是不太正確的觀念。稅務其實是個人理財中一個重要元素。只關注投資,一旦政府有財政赤字而要制訂新稅種,例如股息稅,你所餘的便越少,影響日後各位的理財本錢。

量入為出本末倒置

財政司司長就來年預算案的內容,正在諮詢各界人士,有一點我極不同意的是,每年交了數萬以至十數萬元薪俸稅的中產階級,既要為自己的退休、健康、兒女和父母計劃及付出,每月付出數千以至萬多元稅款,所得到政府服務的水平,不會比自己所住那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佳,甚至更差。相反,物業管理公司每月收千多二千元,服務一般卻是頂級的。
醫療問題眾所周知,教育界的混亂更不在話下,納稅人的退休問題要自己解決;環境污染要令各位多買空氣清新機,看來,曾司長要建議空氣清新機免稅額,每個家庭3000元;交通又有紅隧東隧西隧不平衡的問題。相信付了高稅款的納稅人,不會接受只是廉潔及一般效率的政府。
有沒有留意,每年政府公佈財政預算案中,有關開支及收入的文件,開支其實相當影響收入,開支過高便要高收入支持。我不反對增設副局長及局長助理,大前提是要有好的果效。

政府職級天文數字

如果大家在網上看一看政府電話簿,在局長下有常任秘書長、副秘書長、首席助理秘書長,很快便有副局長、局長助理。局下又有署,於是有署長、副署長、助理署長。
記着,除了每局有一位局長及一位署長之外,其他高層都有多位副手,例如渠務署總部便有8位助理署長,整個政府有多少局、多少署呢?當中以上的職級實在是天文數字。
穩定及廉潔的公務員系統,是有需要的,但要建基在具效益的政府開支上。公務員的退休生活當然沒有問題,如果閣下不是理財有道,年輕時付了高稅款,年老時很有可能因一些政策失誤,斷送美好的退休生活。看來,大家要多關注政府收支的問題了。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