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宏觀調控力度,有越趨猛烈之勢,但自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提出的「拐點論」後,內地對樓巿跌勢是否已成的問題,仍爭論不休。事實上,只要再細嚼王石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的要點,就知道「拐點論」並非其主要傳遞的訊息,反而他透過訪問對中央表述,萬科作為內地知名發展商,再不會成為推高樓價的始作俑者,這才是要點所在。
王石最近接受訪問時重申,07年全國各地推出的十幅地王中,萬科拿下兩幅,但自08年起,萬科決定不再競奪任何一幅地王,與此同時,公司過往以高價拿地的方式,這是萬科要檢討的。
檢討為名認錯為實
內地物業巿場正走向巿場化,無論是公開投地,或以私人協議方式取得土地,只要依法辦事,理應不會有任何問題。既然合法,王石為何表示要檢討競投地王政策?這好明顯是要向中央釋出善意,因過往發展商高價投地,已被社會指摘為推高樓價的罪魁禍首,加上中央對碧桂園低價圈地事件的重視,王石應已感到中央對發展商,正準備展開犂庭掃穴行動。因此,他以檢討為名,認錯為實,希望下輪掃蕩行動,萬科可倖免於難。
現時內地地產界,仍有不少意見認為,樓價只會橫行,不會調整,因這對經濟發展全無好處。有這樣想法的人,仍不明白中央這次打壓樓巿的決心,目標是要抑壓通脹。事實上,消費物價飛升,中央已感頭痛;倘樓價不下調,租金就不下跌,那麼通脹又怎可控制,因此中央這次宏調必須令樓價明顯下滑,才會停手。試問如沒有三成以上跌幅,又怎算明顯調整。
國策凌駕經濟活動
香港97年金融風暴,再加上一個八萬五,足以令樓巿調整了7年,樓價跌幅達七成。當時發展商每次開盤價的減幅,動輒以一至兩成起,今天回想起來,不少人仍猶有餘悸。
今年元旦前一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天津巿的廉租房小區亮相發表講話,說明要用一系列措施穩定物價。試想,如果房屋政策不是其今年重點施政方針之一,相信他不會選擇在該處出現。到現時還認為樓巿不會下滑的人,明顯是仍未認清國策,會凌駕經濟活動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