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數據惡劣 形勢不妙 - 王冠一

國際視野:數據惡劣 形勢不妙 - 王冠一

上周五可以形容為「黑色星期五」,美國12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僅錄得1.8萬個,是03年8月以來最少之餘,數字只及市場預期7萬個的四分之一,亦只有11月份經修訂後11.5萬個的尾數多一點而已。此外,失業率由4.7%飆升至5%,創兩年新高。消息出後,美股急挫,3大指數差不多以全日最低位收市,分別「插水」1.96至3.77%。

次按骨牌效應

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實在令人擔憂,從周四彈出個奇弱的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錄得47.7)後,再「醒」個令市場嘩然的非農業新增職位兼失業率,顯示邁向衰退機會頗大。須知道樓市滑坡,令相關行業,包括建築、地產經紀、按揭業務等裁員之聲四起,消費者再無樓房提款機㩒,加上一大棚人失業,這消費市場又何來動力?更何況金融機構紛紛中次按的「糖衣毒藥」,不但撇賬頻仍,更要陸續削減人手,這環節之失業人數,將在往後日子添上,失業率持續攀升,經濟又何足言勇?

金融股難抬頭

更大的問題是,在高負債率的環境下,人們無得撈或怕職位不保,兼且要捱貴油及食品,銀行見過鬼怕黑除收緊信貸外,睇怕不少已在計緊,究竟消費者信貸中,有多少無法償還,例如信用卡或車會等,需要撥備或撇賬,如此這般,金融環節股價又怎抬得起頭來?
決策者明知「大鑊」,遂不斷在玩把戲圖掩飾或拖時間,可是紙始終包不住火,股市可以托,樓市點托?看來喬治布殊若黔驢技窮,不難步其老爹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