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本港的輸血系統號稱非常嚴謹,由捐血到輸血整個過程都有嚴格的規定,對於仍然發生今次事件,原因眾說紛紜,有醫生表示,有需要更詳細地驗測捐出的血液,確保萬無一失。
輸錯血後警戒加強
現時由紅十字會為捐血作篩選,當局收集血液後會放入經伽瑪消毒的新血袋裏,然後再從中抽取30毫升作各項檢驗,通過後會再抽出血小板作細菌測試。通過上述檢驗的血液,才會送往各醫院。
病人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表示,經歷過輸錯血事件後,無論醫院或紅十字會,對血液收集和處理都非常小心,經多番檢驗證實沒有任何病菌或傳染病後,在所有標籤必須脗合的情況下,才輸送至病人體內,故安全度十分高。對於發生今次事件,他認為應盡快找出問題的源頭,作出改善。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要盡快找出事件的源頭,但相信現有制度屬安全。他指出,現時檢驗血液有否含菌時,只會檢驗血小板,但其他血液樣本如紅血球都應檢驗;紅十字會及各醫院也應加強檢查血包的儲存地方和運送過程,確保沒有任何污染源,否則同類事件可能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