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外資基金摩根士丹利(大摩)等持有的九龍城KCP廣場(前稱九龍城廣場),早前放售未遂,又見樓市當旺,最近便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發展住宅的土地改劃申請,相信大摩是藉此再為物業增值後,以更高價放售。業界預計,如成功發展住宅,市值可達30億元。 記者:林志光
根據大摩等提出的規劃申請,要求將KCP廣場所佔土地用途,由現時的「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業發展連公眾停車場」,改劃為「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甲類)2用途。大摩指出,由於周邊多個大型新商場相繼啓用的威脅,加上九龍城街舖夾擊,大大削弱KCP廣場的市場競爭力,加上將來舊啓德機場又會發展為大型的商住及旅遊發展區域,令其角色更為失色。
去年獲批加建18層商廈
因此,雖然大摩去年9月已獲屋宇署批出一份加建至18層高的商廈建築圖則,但仍要提出以總地積比9倍發展為連停車場及社區設施的住宅項目,其中住宅地積比只6.5倍,較一般住宅(甲類)的7.5倍低。項目初步構思是建3幢23層高住宅,單位面積由753至1066方呎。項目另附4層地庫停車場。由於沒有平台建築,設計上可在地面騰出更多空間作休憩用地,構思中便有約3.8萬方呎公共休憩空間。
萊坊測量師行執行董事陳致馨表示,KCP廣場與附近九龍灣MegaBox、九龍塘又一城及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等大型商場相比,確有不如,作為投資基金的大摩等,面對強大競爭對手,自不然要透過其他途徑為物業增值,以目前市道而言,該地皮如發展住宅,價值大於商場。他粗略估計,以附近新盤造價每呎達7000多元計,項目如成功發展,市值可達30億元。
07年斥億元翻新後曾放售
曾大手吸納不少本港商廈及工廈的大摩,去年便開始善價而沽套現,其中07年以15.6億元,售出銅鑼灣怡和街商廈,便為其帶來約9億元進賬。而剛於去年初花約1億元翻新的KCP廣場,去年中便在市場放售,但叫價過高而未能覓得買家。據了解,商場現時已租出約90%,而全數租出,每年收入只約1億元,以5厘回報計,商場價值只約20億元。因此,住宅發展確可為地皮增值及為大摩賣得更好價。
KCP廣場申請重建內容
地盤面積:63734方呎
總地積比:9倍
-可建樓面-
住用:414269方呎
非住用:159334方呎
-休憩空間-
私人:21259方呎
公共:38417方呎
住宅:3幢23層
單位數目:396
平均單位面積:1046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