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說,民進黨在奪得執政權前,最關心的就是環保、照顧弱勢和教育等問題,但執政後「一點也沒做任何事情」,還令問題還更趨嚴重。
經濟空洞化 貧富差距大
他歸納了台灣現今的八大問題,包括:軍事保護力量減少、經濟空洞化、行政措施沒按規定、領導人不遵守憲法、貧富差距大、國家認同出問題、族群對立嚴重、沒有持續發展的概念等。
對於民進黨一再推動「轉型正義」,李登輝則反問:「甚麼叫『轉型正義』,轉型那有甚麼正義?」他認為,這種問題本身,只是滿足一部份的人,就是三、四十年前,在海外搞台獨的人,「可這些人實際也沒做甚麼事情。」
李登輝提及蔣經國總統任內,他曾就此「轉型正義」問題向蔣報告,但當時蔣回他說:「這個問題你不要想,是大問題,為了這個問題鬧得太大,讓社會不安定,這樣對國家不好」。李登輝說:「可見當時,他(蔣經國)的想法已經相當成熟。」
被問及民進黨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簡稱入聯),以及國民黨以中華民國的名義重返聯合國(簡稱返聯)的看法,李登輝說,「你問每個老百姓,台灣現在進入聯合國,你同意嗎?每個人都同意,誰會反對?」
推動入聯「故意製造民意」
李說,美國相當關心台灣的民意,但民進黨「故意製造民意」,利用選舉來做。他強調,台灣加入聯合國牽涉到台灣的法定地位的問題,這問題需要花相當的時間,一步一步來做,「現在一方面做不到,沒有法定地位,只是騙老百姓嘛!」
至於是否會領公投票?李說:「我告訴你後,那就不得了了。那個沒法律,要投不投是個人的自由,對不對?所以我不必要說話,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此外,美國政壇極具影響力的政治雙月刊《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最新一期刊登一篇由喬治城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車勝利(VictorCha)的文章,文中指出,台灣即將舉行的入聯公投是扁政府譁眾取寵的政治手段。
事件引發扁政府高度關切,行政院新聞局官員即時投書該刊,並嚴詞批評車勝利的言論。
台灣《蘋果日報》
李登輝小檔案
出生:1923年1月15日,生於台灣
祖籍:福建省永定
學歷: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業部農林經濟科肄業、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
資歷:國民黨主席;台灣副總統、總統(1988年—2000年)。他是台灣自1947年行憲以來,首位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
家庭:與妻子曾文惠,育有三名子女(老大李憲文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