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睇淡工業航運股 - 熊麗萍

投資萍語:睇淡工業航運股 - 熊麗萍

港股在2008年首個星期表現已顯得反覆,恒指在首兩個交易天共失掉925點,但第3個交易天(上周五)已將所失的三分之二取回,全周只下跌296點。相反,美股走勢則頗為不濟,失業率等數據欠佳令減息半厘的機會亦正在增加,但市場將利率因素放在次要位置,經濟衰退的憂慮成為大家的焦點,令道指過年後共跌達464點。
不過,周一港股難免要追回上周五美股的跌勢,恒指又再考驗26800點的支持力,在過去短短數個交易天,實已令不少投資者眼花撩亂及疲累,但亦反映大家需要更多的智慧來迎戰2008年的投資。

美經濟不必過慮

美國經濟數據令人有點不安,但亦不必過份緊張,減息及布殊總統的種種挽救經濟方案,對市場仍有正面支持,只是過程中的波動性則無法避免。近數天的港股表現,顯示受美股影響仍大,但當中仍不少股份是與美股走勢脫鈎,本地經濟主導的地產、內地食品、基建、零售、農業等股份表現依然精采。
其實,美國次按問題、經濟放緩直接影響的是出口、工業及銀行股,尤其是產品以美國、歐洲市場為主的工業股,既面對定單減少的壓力,亦繼續被原材料漲價所困擾。因此,大家在考慮今年應買入或增持股份(參考本欄在過去兩周的推介)的同時,絕不能輕視如何去剔除或減持那一類型股份。由於當中涉及換馬、止蝕、止賺等動作,因此,對投資者來說是更難的決定。

內銀股今年回氣

以今年情況來說,筆者對傳統的紡織、石化產品、玩具、鞋品等工業股仍不看好,毛利率下跌壓力仍大,不宜因為股價已累積跌幅不少而撈底。航運股面對的情況亦相近,油價上升、歐美需求減少對於以國際航線為主的集裝箱航運股不利,但對於以國內運載原料、商品的航運股而言,形勢稍佳,其需求仍強勁,惟成本上升則難以避免,因此今年展望亦不太樂觀。
過去兩年為投資者帶來不俗回報的內地銀行股,今年料需作消化,去年的加息及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對全年業績影響仍不太大,但若中央政府規限銀行全年貸款目標水平真正落實,對今年銀行業經營造成較直接及實際影響,而中國銀行(3988)、工商銀行(1398)的次按投資問題、人民幣升值等仍是困擾因素。內地銀行的國際策略投資者會否因為當地經濟及次按問題而需沽貨套現,又或將資金由內地銀行股換馬估值已跌至具吸引力的歐美金融股呢?這均對內地銀行股構成陰影。

首機現價夠吸引

不過,內銀股長遠發展潛力未有改變,若作為長線投資,策略上仍應持有一定比重的內銀股,尤其是交通銀行(3328)、建設銀行(939),但持貨過多則可減持套現,以換馬至今年的焦點股,而北京首都機場(694)現價亦已是吸引水平。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