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賬戶有得揀 睇回報轉受託人

保留賬戶有得揀 睇回報轉受託人

「打工仔」轉新工,如何處理舊有強積金戶口是一大學問。究竟轉做保留賬戶好,定係帶去新的強積金供款賬戶?如果有多個保留賬戶,又該如何處理?剛剛跳槽的讀者楊先生正面對這些難題,專家教路,強積金要化零為整,調整適合自己策略最重要。

現年30歲的楊先生,過去7年先後轉工3次,今年他再轉新工,目前擁有3個強積金保留賬戶,分別為宏利、德盛及信安,分散投放於8隻基金(表1),強積金戶口總值約15萬元,而新公司強積金受託人則是富達。
他指出:「過去強積金濕濕碎,錢唔多,所以之前無乜點理,不過儲儲埋埋,加埋呢幾年個市咁旺,強積金戶口價值已經有十幾萬,係時候整理、檢討一下。」楊先生希望專家提點,保留賬戶應該繼續保留滾存,抑或轉到現有供款戶口一併管理。

建議
兩路出擊爭取回報

楊先生新工作的強積金受託人為富達。張佩儀指出,富達強積金過去表現並不突出,收費亦非最平,因此不建議將3個保留賬戶價值,帶到新的供款戶口;而楊先生於富達的供款戶口,宜採進取策略,可考慮選擇香港及環球股票基金。

年紀輕可進取

此外,楊先生可考慮將現有的3個保留賬戶整合為1個,方便管理,回報以每3至5年翻一番為目標。
張佩儀建議,將宏利及德盛的保留賬戶價值,轉到信安的保留賬戶,並平均分配到亞洲股票基金、環球增長基金,及去年剛推出的中國股票基金(表2)。
原因是信安提供的基金選擇較多,其亞洲股票基金及環球增長基金,在同類基金表現中排名前列,中國股票未來繼續是環球投資主題,而強積金中以中國為投資主題的成份基金,選擇不多。

貼士
換受託人前轉貨幣基金

決定轉去那一家強積金受託人,其實有三大考慮:首要是基金的選擇及表現;第二是基金收費;第三是轉換基金是否免費。
將保留賬戶資金轉到其他受託人毋須支付任何費用,張佩儀建議,楊先生要定期檢討強積金組合表現,並留意不同基金的表現和收費,「邊間表現好、收費平,就轉去邊度。」

轉移保留賬戶不需費用

不過,她提醒每次轉受託人需時,其間不能轉換基金,故建議先將組合轉為貨幣基金,轉到新受託人後,再將貨幣基金分四至五注,重新分配到股票基金,可以避免轉換期間所面對的跌市風險。

評語
組合過份保守分散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表示,強積金推出初期,很多人對基金選擇並不重視,投資組合往往不切合本身情況需要。楊先生的個案,問題在於保留賬戶太多,難於管理,而且投資組合過於分散、保守,大大影響投資回報,並不適合只有30歲的楊先生。
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保本基金收費高、回報低,楊先生還有35年才可取回,現有組合中的宏利MPF保本基金及德盛保本基金B,成立至今回報分別只有8.41%及8.77%,拖低整體回報。

張佩儀

美股勢危宜避開

此外,宏利MPF北美股票基金去年錄得負回報1.38%,成立至今錄得近7%跌幅,是楊先生組合中唯一虧蝕的成份基金。張佩儀認為:「美股受到次按問題困擾,前景唔明朗,強積金股票投資亦應避開北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