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話停就停 港府上網先知<br>麵粉禁令 玩殘港人

內地話停就停 港府上網先知
麵粉禁令 玩殘港人

【本報訊】就在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矢言與廣大香港同胞「共同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翌日,中國商務部即宣佈對多種穀物原糧及其製粉實施配額及關稅,內地海關繼而單方面突然禁止這些產品出口,卻沒有通報香港政府。港府官員上網才知道這件事,隨即要求中央暫緩新措施及解禁,但為時已晚,全城麵粉告急,麵包西餅紛紛加價。內地麵粉禁令,玩殘香港升斗市民。 記者:蔡元貴、陳偉良、倪清江

據商務部新聞稿表示,鑑於國際糧價不斷攀升,為穩定國內供應及糧價,中國商務部於1月1日起,對多種糧食製粉實行出口配額。較早前,商務部已宣佈取消多種穀物出口的退稅,變相徵稅5%至25%。由於內地海關並未清晰連串措施的具體細節,以致這些產品由1月1日起至今都被禁止出口,香港首當其衝。

港府要求豁免未獲允

本港工商及經濟發展局表示,已知悉新措施,並第一時間向商務部反映新安排對香港的影響,港府會與內地部門聯繫,務求盡快恢復糧米及製粉的供應。據本報了解,港府官員與駐內地的辦事處每日都會上網查閱內地商務部的公佈,今次新措施也是前日上網時才得悉。港府當時已立刻向商務部查詢,並要求暫停新措施,或對港採取暫時豁免。直至昨日,雙方仍然透過電話多次對話,商務部只是答允研究本港的要求。

業界:可能冇麵包食

商務部新聞辦人員回應本報記者查詢時表示,明白糧食出口實施配額對港澳地區產生一定影響,但相信有關部門會保證港澳地區的正常供給:「配額又不是限額,不會造成供應緊張,這只是一項臨時政策,不會持續很長遠的。」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說:「聽講大陸嘅海關仲未搞清楚配額幾多、徵稅幾多,所以唔肯簽發出口證……呢啲係國家政策,惟有要求政府盡快開關。」
突如其來的禁令,最大影響是製作麵包的麵粉。李廣林說,中國麵粉佔香港供應量超過六成,近日麵粉供應緊張,批發價已加價三成:「香港冇乜麵粉儲備,要去其他國家攞又要時間,如果再唔通關,有可能冇麵包食!」至於大米,中國米在香港市場佔有率不足一成,影響較為輕微,但李廣林估計中國大米將會加價一至兩成。
一間連鎖餅店負責人透露,昨日仍有供應商獲得小量麵粉入口,但批文顯示已加稅25%,批發價即時上升,每包50磅的麵粉加價20元。超市集團惠康發言人指出,旗下超市有三款麵粉來自內地,其中一款的供應商已提出加價。至於大米,香港一向存有21天儲備,未有迹象顯示供應緊張。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表示,內地從今年1月1日起,對小麥、大米等57類原糧及其製粉,徵收為期一年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同時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種糧食製粉等實行出口配額,目的是穩定內地糧食供應,緩解消費物價指數增長過快的形勢。
中國有13億人口,糧食供給絕大部份是自產,進口只佔很小部份。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峰指出,儘管自2004年以來中國糧食產量連年增收,但從短中期看仍面臨供求趨緊的挑戰,特別是去年國際糧價上漲,導致中國糧油出口大增,加重了國內物價指數上漲因素;實施配額出口,利於緩解形勢。

學者:反映競爭好處

本港經濟學家指出,今次事件正好反映開放市場的好處。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曾淵滄博士說,任何市場只要一經開放必屬好事,因為可引入競爭。當進口物品市場開放後,其價格必定會降低。他說,現時本港多樣進口物品都不算壟斷,大多來自世界各地,只剩鮮活肉類如生豬及生牛等,因地理關係須依賴內地進口。

麵粉加價影響

產品:中國入口麵粉
加價概況:批發價估計上升30%

產品:泰昌餅家-麵包
加價概況:每個加0.5元

產品:榮華餅家-年糕及蘿蔔糕券
加價概況:約10%

產品:大班麵包西餅
加價概況:每個加0.5元-1.0元

產品:利川湯圓
加價概況:約20%

資料來源:業內人士及各商號

今年實施出口配額的部份糧食和禽畜

‧玉米(包括種用、食用、粒及粉)
‧小麥(包括種用、食用、加工成粉及其他混合麥)
‧大米(包括種用、食用、糙米及精米、以及米粉等)
‧活豬(包括大豬、中豬和乳豬),冰鮮豬肉
‧活牛,牛肉(凍及冰鮮)
‧活雞,雞肉(凍及冰鮮)

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
http://www.mofcom.gov.cn

市民反應

《加完又加》
江小姐:「麵包最近先加咗5毫子,又加?人工又冇得加,物價係咁加,政府要解決呢個問題。」

《盼有援手》
何先生:「我哋係社會低下層,麵包同米都係主要食糧,希望啲議員可以幫吓手。」

《令人反感》
馬女士:「真係好反感,祖國唔愛我哋香港市民,任得問題發生,對於我哋小市民真係百上加斤。」

名店食品最少貴一成

【本報訊】「我哋都好無奈,擔心會得失啲客。」以肥彭幫襯過的蛋撻聞名的泰昌餅家,昨日全部麵包加價五毫。老闆歐陽天閏說,麵粉供應價去年已加了三成半,近日又聞即將再加,麵包一定要加價才能彌補成本。至於招牌蛋撻及沙翁,去年已加了五毫,今年暫時仍維持四元,但歐陽老闆表示「有加價壓力,唔知捱得幾耐。」

「成本實在貴」

主要生產湯圓的利川食品市場部經理鄧晁偉指出,由於麵粉等原材料不斷漲價,旗下湯圓食品如原價7.9元,已加至9.8元,加幅逾兩成。
春節臨近,應節年糕及蘿蔔糕也受影響。榮華餅家旺角分店經理李應權表示,現正發售的年糕券及蘿蔔糕券,價格較去年調升約一成:「我哋都唔想年尾加重市民負擔,但成本實在貴咗。」他表示,其餘賀年食品如煎堆、油角、罐裝餅食等會盡量維持舊價,但榮華馳名食品老婆餅及皮蛋酥均已由3.5元加至4元,加幅逾14%。

內地麵粉佔本港市場供應逾六成。 韋志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