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雞鳴狗盜出其門,則士不至也 - 李怡

蘋論:雞鳴狗盜出其門,則士不至也 - 李怡

人大換屆,港區人大也要來一次小圈子「選舉」。據聞這次有近100人去爭那36個人大代表席位。前天,人大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盛華仁及其他中央委員專程來港出席這個煞有介事的會議。
幾個月前,內地網站有一個題為「中國七大惡心」的貼文廣泛流傳。「七大」中的「第三惡心」,叫做「可憐的人大和可悲的政協」。貼文說:
「每年的三月份,這一對苦菜花都要開放一次。我對它們的了解,主要也就是通過三月的銀屏(即電視螢幕)。第一個讓我搞不懂的是:憲法既然規定了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為甚麼它居然是業餘的而不是專職的?每年除了三月以外的十一個月裏它究竟在幹甚麼?代表們在幹甚麼?第二個搞不懂的是:這些代表是誰選出來的?怎樣選出來的?代表誰?通過銀屏我看到代表們的形形色色:官員、學者……體壇明星,甚至有連普通話都聽不懂的少數民族。我真的懷疑他們懂不懂法?懂不懂立法?國家的管理難道任何人來都行嗎?第三搞不懂的是:為甚麼人大開會的重點就是圍着《政府工作報告》轉?……這種茶話會形式的人大相對於憲法賦予他們的使命而言,是不是有點瀆職的嫌疑?
「政協就更讓人不知道幹甚麼了。看着一群老得連自己姓甚麼都想不起來的人在參政議政,不知道是委員們個人的幸福,還是國家的不幸。」
因貼文是在內地網站上的,所以寫得還算客氣。但三個搞不懂,已充份說明人大只是為中共黨的決定蓋橡皮圖章,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產生,也不具任何「民命」,純粹是黨遴選出來為黨的政策背書的傀儡。

至於港區的人大政協,我們看到的功能,一是在中共對港的政策有新的決定時,他們作為港人的不具代表性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並照例舉手通過,比如歷次釋法和這次人大委員長會議對香港普選作出決定之後,人大常委特邀了幾個港區人大代表去舉手,就算是有香港人參與了。港區人大政協的另一功能,就是為人大常委歷次釋法及作出涉港的決定時,向香港人硬銷。他們有時也會就中港問題作迎合中央的發言。因此,他們不是「人大代表」,而是「代表人大」,即以代表中共主導的人大自居。而他們歷年在香港,則是香港「乞人憎」的典型,已故人大鄔維庸譏終審法院如「小孩子」,已故人大馬力的「坦克碌豬」說,現任人大常委曾憲梓罵李柱銘是「盲的,啞的,還是聾的」,以及最新版的人大曾德成的「忽然民生」論,都是香港惡心言談的經典。
當然,也有人被「人大代表」的名銜誘導,以為可以作為港人與中央溝通的橋樑,或為國家做一些事,但當了十年人大的李鵬飛和當了三十多年人大的吳康民,對於想做一些事,都甚感「無奈」。他們根本甚麼事都做不到。
儘管甚麼事都做不到,但人大代表這名銜,卻意味着得到掌絕對權力的中共政權的恩寵。因此,扔出三十六塊骨頭,還有一百人去搶,當中有被轟下台的高官,有老一輩人大、政協的世襲後裔。而在過往的人大、政協名單中,我們也會找到有經營黃賭毒或黑社會背景的,靠走私起家的,賣假商標而有犯罪紀錄的,擁護文革並參與六七暴動的……。人大換屆「選舉」使筆者想起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中的一句:「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看甚麼人在人大、政協的大門出入,就知道稍有尊嚴的人是不齒於到裏面去搶政治殘羮剩飯的。涂謹申、麥海華,何必自取其辱呢?
人大代表,既代表個人的幸福,也代表國家的不幸。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