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Blog你:騎呢保暖大法

明Blog你:騎呢保暖大法

袁彌明介紹
05年落選港姐袁彌明個性直率敢言,在互聯網上開blog道盡心情趣事,文詞辛辣,發表見解一針見血而成為話題。如今她將其話題blog移師《蘋果》娛樂,與讀者傾訴日常所見所聞,人生及娛圈百態。

前幾天居然在家裏冷病,害我元旦鼻腫面腫索着鼻水地度過,認真掃興。
位於亞熱帶的香港,冬天不算冷,比起美國波士頓更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兩地冬天分別在於室內的暖氣系統。家裏有暖氣,mall裏有暖氣,課室、車廂也有暖氣。儘管外面冰天雪地,但你知道一到室內就會變得溫暖,暖氣幫你充電後,你又可以外出與寒風搏鬥一番。

書桌邊掛廁紙

香港氣溫低於15度的日子還不過一兩個月,那誰會花錢裝暖氣這東西。但試想香港12度的冬天,一個人從起床換衣服,全身馬上接觸比體溫低25度的寒氣。回到office,室溫處於18度左右,比體溫還是差20度。晚上回家,沒有日光的家,溫度也只有15至16度。身體一直供出大量能量暖化你每一口直接吸入肺部的寒氣,一直努力保持體溫。當能量短缺時,身體會自動關掉次重要的系統,例如防禦系統,所以抵抗力弱的人會馬上生病。
我很怕很怕很怕冷,所以有很多對抗冷的經歷。
小學時期的A字校服裙等於每天把雙腿暴露在北風中,所以我每天都傷風。當時年紀小,還以為冬天傷風是正常不過的事。課室桌子旁邊都有勾,同學們會掛膠袋雜物,而我是長期勾着一卷廁紙,方便我隨時擦鼻水,同學卻取笑我把座位弄得像馬桶。

以上防寒方法,純屬搞笑,請勿模仿。

自踩大髀取暖

腳凍會讓我無法入眠。穿襪子睡作用有限,因為本身像冰一樣冷的腳,已無法提供熱能被襪子保暖。用熱水冲腳效果還可以,緊記冲水後把腳徹底抹亁,否則水氣碰到冷空氣還是會把腳急凍。扁平的暖水袋與腳的接觸面有限,所以不作推介。最好當然是在男友雙腿取暖,沒有男友的應買一張電暖氈,睡前半小時將被窩加熱,感覺同樣溫暖幸福。Worstcasescenario,最壞情況是甚麼「架生」道具都沒有時,惟有自給自足,咬着牙根把冰冷的腳板踩到自己大腿上,踩到暖為止,痛苦過後即可安寢無憂。
冬天亁燥,本應多擦潤膚露,但我從來不擦,那支放置在十幾度室溫的凍潤膚露休想碰我!難道要把它放進微波爐?洗完澡趁身體還熱,灑些babyoil就是了。洗澡停水擦身的一瞬也是冷病的黑點,又厚又長的浴袍此刻是恩物,比只蓋到半邊身的毛巾保護性強得多。洗頭後頭髮一定要吹亁,不然身體又在花熱能將之暖化。

剛病癒的袁彌明,前晚出席首映禮時,依然眼腫面腫。

搽辣椒膏保溫

冬天的我不願上街,所以約朋友經常遲到甚至放飛機。其實不是因為街上冷,是我不想換衣服。要把暖透的衣服全脫下,然後換上置在十幾度室溫的凍衣服實在太難為我了。有時間的話,我會把要換的衣服放在電暖氈裏焗一焗,暖了才換。沒時間的話只有跪在暖風機前換,每脫一件打一個噴嚏,每穿一件又打一個噴嚏,換完之後再打六個噴嚏是正常。
前幾天病了,意志薄弱時,經過卓悅看到鄭融的辣椒膏廣告,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抵冷,所以買了一瓶,還買一送一的,十分抵。擦了上身,有微溫,掂!但是暖和的代價可大了。過了幾個鐘頭我脫contactlens時,留在指尖洗不掉的辣椒膏「揦」到我眼睛都撐不開,還以為會盲。之後朋友說一定要戴手套擦的。早說嘛。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咒罵我大小姐、嬌生慣養,但我說怕冷絕對不是榮幸的事。假如用錢可以換走這折磨着我的特質,多多錢我也願付呀。去年12月底才冷了幾天,已是上天對我最大的恩賜。通常農曆年間還會冷一陣子,大家一定要注意身體,積極保暖,連續幾個噴嚏已是警號,別小看。多喝湯,有時喝杯薑茶或者薑母珍珠也不錯。
本欄逢周五刊出
撰文:袁彌明

香港的亞熱帶天氣,一年之中只會失驚無神凍兩日,元旦市民都多穿衣服,倍顯新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