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全球熱捧低脂飲食習慣,美國卻有大型研究發現,喝脫脂或低脂奶反而增加男士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全脂奶則可減低患病風險。不過,有本港泌尿科醫生強調,醫學界已廣泛證實,男士越肥,本身患前列腺癌風險越高。 記者:白琳
美國最新一期《流行病學期刊》指出,夏威夷大學於93至02年為8萬多名45至75歲男士進行追蹤研究,並記錄其飲食習慣,當中有4,400人其後患上前列腺癌。統計結果顯示,喝低脂或脫脂奶增加前列腺癌風險,但研究未有指出增加多少風險比率,全脂奶則可減低患病風險。
該刊同時指出,美國國家衞生學院則於95至01年,分析29萬名年長男子的飲食習慣及健康狀況,結果同樣顯示,喝低脂奶可增加患前列腺癌風險,從非奶類食品中攝取鈣質則可減低風險。
中文大學生化系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副教授梁禮國解釋,把全脂奶放進離心機旋轉,就可分離脂肪及奶,造成各類低脂或脫脂奶,同時脂溶性維他命包括維他命A、D、E及K含量也會隨之降低。過去有研究指多攝取維他命D有助防癌,或能解釋上述研究結果,「但係如果食太多維他命D,又會肝中毒,所以都係唔好亂食。」
應以飲食習慣衡量
梁禮國又指,曾有研究指出長期進食高脂或高蛋白質的食物會增加患癌風險,因此類食物經高溫烹調後釋出致癌物有關,結果與上述研究相反。無論如何,市民選擇奶類飲品時,應按營養師建議的全日脂肪攝取量及個人飲食習慣來衡量,「譬如細路仔應該飲全脂奶,但係如果佢已經食好多嘢,飲全脂奶就會癡肥。」
醫管局的資料顯示,現時本港每年近1,000宗前列腺癌新症,比10年前約400宗上升逾倍。
泌尿科專科醫生郭天福表示,前列腺癌成因不明,亞裔人的病發率遠低於黑人及白人,家族病史、吸煙及年長等因素均可增加風險。黃豆含豐富雌激素,多吃也可減低發病率。曾有研究指攝取維他命D及茄紅素可防前列腺癌,但極具爭議。目前醫學界認定體重密度指數(BMI)越高,患病風險越高,「脂肪仲會引起其他病,包括心臟病,對香港人威脅更大,我建議肥嘅男士都係飲番脫脂奶。」
前列腺癌高危因素
‧有家族病史
‧年長
‧肥胖
‧吸煙
資料來源:泌尿科專科醫生郭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