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抽結餘發債<br>短息料推高1厘

金管局抽結餘發債
短息料推高1厘

【本報訊】為增加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供應,滿足銀行同業即時支付結算需要,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專欄《觀點》內透露,鑑於目前銀行體系總結餘仍處於頗高水平,該局傾向以貨幣基礎不同組成部份的「內部轉移」方式,來配合增發票據的條件;換言之,即從結餘中扣減部份金額,以支持因增發票據的貨幣基礎增加數額。結餘減少雖令短息抽升,但業界料隔夜息只會略為推高,港息將更貼近美息走勢。 記者:劉美儀

市場估計增發票據金額30億至50億元,不會「多至令拆息全面扯高」,屆時短息只會微升約1至1.5厘;雖然金管局強調本身沒有利率政策,但分析指,拆息稍為回升,亦可產生紓緩高通脹下負利率加劇的間接效應。

紓緩負利率影響

根據98年鞏固聯繫滙率制度而推出的7項措施,一旦外滙基金票據(1年期以內債務)及債券總額有所增加,支持貨幣基礎的美元儲備亦須相應增加,當有資金流入,金管局按兌換保證價7.75買美元時,該局可選擇增發外滙基金債務或讓總結餘增大,以反映資金流入情況,但自7招推出以來,該局只選擇後者方式,而從未增發債務。
任志剛指出,儘管流動資金需求略見紓緩,但因銀行同業交易大幅增長,市場對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的需求仍異常地高,在增發過程中,該局會從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特別投標的中標銀行,其結算戶口中扣除有關款額,換言之結餘將因此縮小,惟他相信,此舉應不會對同業拆息或滙率有重大影響,就算一旦出現此情況,該局仍可運用特別增發部份所得的港元,買入美元,令結餘回升。
恒生銀行(011)財資市場主管黃偉鴻認為,當局增發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並非為收緊銀根,旨在提高債務供應配合市場需求,預期增發後,隔夜息會從目前約半厘至1厘水平,升至2至2.5厘,3個月拆息則介乎3.25至3.5厘位置。

人民幣續創新高

港滙昨早段繼續在7.8130至7.8140位置徘徊,傍晚回升至7.8040。人民幣兌美元的開盤及收市價,則連續第4日創滙改後新高,分別報7.2775及7.2725,連破7.29及7.28關口位。
另外,人行正式公佈,國務院於去年12月23日,免去人行副行長吳曉靈職務,並任命行長助理馬德倫及易綱為副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