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煥登鸛雀樓詩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真的,有誰不捨得往上爬,有誰不見國金及一零一大樓的除夕煙火有多炫目。只是,一層一層的爬樓梯,勞累一場以後究竟想看到甚麼風景。
無時無刻聽着領導人曾豪情壯語,要超英趕美,要香港成為亞洲的曼克頓,一時又心虛地擔心給上海取代,再而警告快給邊緣化了。有時不負責任或不帶包袱地想,成為中國另一城市又怎樣,無論是國際都市或是小鎮居民,活着,理應只求生活愉快吧。正如生日聖誕新年總是祝人愉快,幾時聽過有人祝你的城市成為成交額最高的金融中心?
看得太多城市的比較報告,競爭力,最適宜旅遊的地方,不禁厭倦了這種其實於我們生命意義無關的數據。城市與城市為甚麼必須要競爭?如果我們對遊客文明禮貌,不過是念在外滙的增長,即使成為最佳旅遊城市,於我們的生活情趣又有何增益。廣東省新話事人汪洋一上場,即揚言要放眼國際,要讓廣州深圳跟新加坡首爾看齊。我不明白看齊的定義。是GDP,是人口,是文化,是廣州也拍《大長金》,是志在深圳盛產蔡健雅還是出幾個李光耀?
城市不是該保持自己獨有的特色嗎?所謂全球化已在消滅弱勢文化的情趣,如果還是抱着單一的經濟進步觀去超這個超那個,活該我們只能在沒有分別的大型商場中逛一式一樣納得起租金的國際大集團的名牌店。
一追再追,最怕只是上了很多層樓之後,並沒有帶來境界更高的視野。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