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沽內銀 港股瀉673點<br>新年伊始 急換馬內需股

基金沽內銀 港股瀉673點
新年伊始 急換馬內需股

【本報訊】中資銀行股淪為弱勢股。港股08年出師未捷,散戶鍾情的中資金融股卻血流未止,昨日更慘被基金經理掟貨狂沽,其中工行(1398)股價瀉逾6%最傷。雖然內銀股由高位已回落約三成,專家警告跌勢尚未喘定,在國策針對內銀股形勢下,未屆吸納時機,撈底風險高。 記者:黃武榮

恒指昨失守二萬七,收報26887點,跌673點或2.44%,H股指數跌542點或3.39%,報15464點;跌市總成交增至903.9億元。敦沛金融投資研究部主管郭家耀指出,大市主要受外圍影響,雖然港股自11月初後,兩次逼近100天移動平均線(現處26765)皆能立即反彈,惟今日走勢要視乎美股昨晚表現,一旦失守100天線,大市要返回26000始見底。

恒指考驗100天線支持

本港時間今晨零時,道指升48點,滙控(005)及中移動(941)在美國預託證券(ADR)變動不大,前者折算約128.7元,較港收市低0.8元,後者則報132.8元,較港高0.1元。
一名歐資交易員指出,昨日食晏後六行全線捱沽,午後交投佔全日比例逾六成,「3時後大沽盤壓境,每條deal(交易)都一球球(百萬股)起,先瞄準工行、建行(939)狂掟,最後半句鐘則輪到沽交行(3328)及招行(3968)。」他指內銀沽盤規模雖大,但掟貨甚有秩序,又用數個經紀牌潮水式分段出貨,模式屬於基金慣常動作。
由於同一時段,內需股如青啤(168)、鐵路基建股中交建(1800)和港鐵(066)表現靠穩,相信有機會是基金經理進行換馬活動所致。
工行及建行昨分別以36億及28億元成為最活躍港股首位及第四,而中行(3988)雖然僅低收近2%,股價3.66元已是8個月最低。滙業財經研究部主管熊麗萍直言,六隻內銀的A股最多只不過跌2%,而由盤路及出貨模式及午後股價變動,的確有基金換馬迹象;她指今年仍是宏調年,兼針對貨幣政策,內銀股料跑輸大市,基金早着先機換入內需及本地地產股,是正常不過的事,現階段不宜撈底博反彈。
輝立資產管理董事陳煜強同意,內銀股近期走勢每況愈下,昨日沽壓加劇,似乎基金經理亦按捺不住,在新一年度重新調整投資組合。本報訪問數名基金經理,他們拒絕評論昨日及近期是否換馬,但不諱言中資銀行股受國策宏調打壓,在其投資組合中已較去年減磅,而他們相信內需及本地地產股今年可跑贏大市。

受累國策 內銀暫難看好

油價曾上破100美元,但中石油(857)及中海油(883)股價分別瀉2.9%及0.5%,中石化(386)急挫4.5%至11.1元。路透社引述多位消息人士稱,中石化獲中央逾100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補償,以彌補其去年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對其煉油業務造成的損失。

基金換馬 沽內銀買基建內需股

《沽出股份》
‧工商銀行(1398)
昨收報(元):5.22 變幅(%):-6.28
成交(億元):36.40 午後成交比例:69%

‧建設銀行(939)
昨收報(元):6.15 變幅(%):-5.53
成交(億元):28.07 午後成交比例:62%

‧交通銀行(3328)
昨收報(元):10.22 變幅(%):-4.84
成交(億元):9.98 午後成交比例:62%

‧招商銀行(3968)
昨收報(元):30.40 變幅(%):-3.18
成交(億元):9.95 午後成交比例:73%

‧中國銀行(3988)
昨收報(元):3.66 變幅(%):-1.88
成交(億元):12.76 午後成交比例:58%

《買入股份》
‧青島啤酒(168)
昨收報(元):29.30 變幅(%):+9.33
成交(億元):1.62 午後成交比例:66%

‧中材股份(1893)
昨收報(元):10.34 變幅(%):+7.93
成交(億元):14.84 午後成交比例:16%

‧錦江酒店(2006)
昨收報(元):3.67 變幅(%):+0.55
成交(億元):2.34 午後成交比例:30%

‧中交建設(1800)
昨收報(元):21.85 變幅(%):+0.46
成交(億元):32.23 午後成交比例:53%

‧蒙牛乳業(2319)
昨收報(元):29.60 變幅(%):+0.34
成交(億元):2.21 午後成交比例:51%

在中資銀行股拖累下,港股昨挫673點。
李潤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