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中鐵(390)去年底首創先河,以「先A後H」方式在中港兩地上市,雖然中鐵A、H股價至今依然走俏,但本港投資者承受了「買貴貨」風險。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孫寶源直言,「A+H」股同步上市的操作安排較為困難,加上中證監要照顧內地投資者利益,料先A後H上市將成趨勢,換言之「貴貨」H股將陸續有來。
已於上月底在上交所掛牌的內地第三大保險集團太平洋保險,及內地第二大建築工程承包商中鐵建,亦計劃以來港上市;參照中鐵A、H股招股價上限差距約15%及現價接近零差距,令人憂慮兩隻新股H股招股價的上升水位有限,甚至令本港股民面臨高位接貨危機。
新股市盈率料降低
另外,羅兵咸預計,今年本港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為2800億元,與07年相若,並繼續以內地金融、消費零售、資源和房地產股為主。該行合夥人陳朝光指,去年新股均以高市盈率定價,但經過年底市況調整後,料今年新股預測平均市盈率介乎18至22倍的較合理水平。
內地方面,他預期下半年紅籌股將回歸內地A股市場,料全年集資額可達480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相若,其中4400億元來自35間在上交所掛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