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老友吳醫生忽然來電,說人已到香港,我明天剛好要帶團去北海道,還有稿沒寫完,本來不想出去的,但只剩下幾個鐘頭見面,非常難得,欣然赴約。
吳醫生是位美貌大師,在新加坡有個BeautyGuru之稱,韓國女人也要找他,國字臉即刻變成瓜子臉,眾女排隊到吳醫生的高級診所,賺個滿缽。
用這些錢,吳醫生建立一個私人美術館,要連同國家美術院,一齊做個巨大的展覽,這次他是被友人請來喝紅酒的,順道買些畫。
酒會在晚上八點半才開始,我陪着他走到中環的各間畫廊看看,荷李活道的這一帶,沉寂了一段時期,連外國人也看得出是假古董,本地人更難得光顧。要是你很久沒去的話,重遊便會發現畫廊愈開愈多,賣的盡是些當代藝術,整個區熱鬧了起來。
這個市場比股票還厲害,跳了又跳,連升幾倍,中國的當地藝術已被國內國外人士捧上天,見到了就買,以為都是好投資。
當然也有真正的畫家,但大部份是沒有藝術根基,乘直升機直上的,畫出來的東西,要經畫商解釋了半天才明白。我常問:這種人到底有沒有經過像畢加索一樣的藍色時代和粉紅色時代?先要畫得像樣,才能去抽象的呀!
這一派的大約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用毛澤東為主題,畫來畫去都是毛澤東,由年輕畫到老,把他變形得臃腫,深受Botero影響。
二、中了Warhol的毒,把影像重叠又重叠,以為這麼一來就是大師傑作,畫的也都是毛澤東。
三、畫得像照片一張,拿個投射機照在油布上照抄照描,多數是毛澤東。
好個毛澤東,文化大革命摧毀了文化,但是拜賜於他,當今養肥了眾多的畫家,總算對文化作出了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