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傳媒這幾天預測並且列舉了今年2008的國際大事。一至二月是巴基斯坦進行的大選,穆沙拉夫的名字香港人聽都未聽過的佔大多數,還會以為他是日本人,是福田康夫的親戚。這樣的大事,可能還比不上春節時搶閘出生的嬰兒是金鼠仔抑或鼠囡囡的新聞。貝娜齊爾的長子比拉瓦雖然長得帥氣,有星味,但港女粉絲向來嫌棄南亞族,就算他這個人民黨掛名黨魁是牛津仔,也很難上位。至於二月的奧斯卡,得啖笑,不提也罷。三月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的影子接班人上場,香港小部份人對俄國的興趣,只限於經常到澳門尋歡的那些水客,留意在賭場打躉的金絲貓俄妓有沒有加價和換了一批新臉孔。普京裸露的六塊腹肌釣魚郎照片,肯定上不了facebook交友網民的那隻茶杯。
傳媒一直數,就輪到八月北京奧運了。那麼台灣總統大選呢?竟然給跳過去隻字不提。比起巴基斯坦與俄國的大選,台灣這次藍綠衝突勢必惡化,卡拉奇過卡拉奇。香港近在咫尺,怎會漠不關心。傳媒莫非把台灣總統大選當成是「國內新聞」?這樣更傷害感情了,台灣2000年開始一人一票選總統,我們香港人要等到2017,亦未必是人人有機會選和被選。台灣選總統這件大事,實會挑動香港人的神經,北京棋差一着,應該刻意將奧運跟台選撞期,用金牌轉移人民視線。靚女跳水和花式溜冰加上劉翔跨欄點都高潮過馬謝兩個老男人埋身肉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