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剛開始,不少人在盤算今年樓價會再升多少,以便訂定出入貨策略。不過今年樓巿在多方利好因素下,巿場已有共識會升兩成,加上本港無論就業人數、企業前景,都出現自97年以來,基本因素最好的一年,由於前景秀麗,不少人都趁大巿飆升前買樓,故97年初時本港出現的「買樓症候群」,現已再次復發。
97年初,香港出奇的繁榮,股巿好、樓巿升,不少人急趕在7月1日回歸前入巿買樓,因此不少當時本來無心做業主的人,都忽然買樓成為業主。當時港人都以自己持有的樓越多,越感自豪。回看今朝,情況有點相似,樓巿大家一面倒看好,沒有人敢公開看淡,甚麼升到你唔信等口號,已成為真理。巿場已相信,只要持樓過渡08年,就必賺無疑。所以現時連多年都無人問津的次級盤,都成為買家追價對象。
升得高跌得低
說來也奇怪,投資巿場的突變因素,往往是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07年上半年深圳樓巿熱火朝天,但下半年瞬即冷卻的景況,又有誰曾準確預測。當然今日香港的樓價,有部份區域及屋苑,確實較97年時仍有大幅折讓,雖然如此,但不可否認,當山頂的頂級獨立排屋,呎價升至4萬元以上,又或者是九龍區的凱旋門,其摩天閣至尊門的呎價,輕易升穿3萬元阻力位時,這樣的巿況,很難說樓巿沒有泡沫。
現時未入巿的買家,趕快入巿博兩成升幅的大有人在,基於巿場資金太多,故樓巿仍會持續上升。至於現時已偏高的豪宅,呎價仍有可能再創新高,但到某一點之後,這個泡沫始終會爆破,屆時升得高跌得低的簡單道理,又會再次應驗。二手屋苑情況可能好一點,因部份呎價仍不算過高,故下跌風險較低。
靜待市場亢奮
對資深投資者而言,現時已不是入巿最佳時機,面對大升巿來臨,他們採取的策略是靜待巿場「買樓亢奮症」出現時,他們就沽貨離場。這種非理性的「買樓亢奮症」,曾在97年7月1日回歸前三個月出現;當時連首期都沒有的,就問家人借,有能力買一層樓的,就加大注碼買兩層,結果是換來多年的傷痛回憶。這情況會否在8月奧運前再現,在奧運後結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