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黃桂林夫婦結婚三十周年晚會,享受一晚歡樂之餘,次早打開報紙,見巴基斯坦政府為貝娜齊爾之死,三改死因,巴基斯坦全國暴亂不止,不禁慶幸我哋生活在香港,身在福中。貝娜齊爾出身名門,天資過人,縱橫哈佛牛津,如果佢係印度人,相信際遇會更好啲。唔少人認為英國人離開殖民地前,大搞陰謀,將印度次大陸分為印巴兩國。事隔近六十年,再睇番轉頭,英國人與甘地實在高瞻遠矚,英明蓋世。如果唔係嘅話,回教徒與印度教徒在次大陸紛爭不斷,國不成國,南亞局勢更壞。𠵱家自巴基斯坦分開去嘅孟加拉冇事,印度十分穩定,經濟發展直迫中國,只係巴基斯坦動盪不安,印度人要好多謝英國佬,好多謝甘地。
生為才女而係回教徒,思想上不知如何調和思想。例如沙特阿拉伯一位女士被人強姦,告上法庭,女士被判受刑打百幾藤,直到「麻煩友」世界警察,專門干預外國事務嘅美國佬出到聲,呢位女士先至得到沙特皇下令特赦,面對呢啲案例,回教徒才女不知如何向西方人、東方人解釋佢哋嘅法律邏輯?
為貝娜齊爾哀痛之餘,不能不佩服日本人之反省力。《亞洲周刊》報道,日本人每年選一漢字(年度漢字),反映當年日本社會世態,今年徵集咗九萬幾張明信片,各提一字,前五名係「偽」、「食」、「噓」(謊言)、疑(懷疑)、謝(謝罪道歉),充份顯示日本人在二○○七年對本國食品安全,老牌子作假,三百年老舖做假生產日期等事故之痛心疾首。京都名寺「清水寺」住持森清范大和尚親自在大宣紙上揮毫寫下一平方米之「偽」字,震撼日本人心。
日本政客對於中國戰爭,死不痛心反省。但日本人民選出一個「偽」字嚟表達喺07年日本名牌捨棄信譽謀取利潤之悲痛,則令人感動。如果我哋要選一個漢字來反映二○○七年中國與香港之世態,會選出乜字呢?大熱門相信係「炒」,其次係「貪」、「吵」,台灣就加多一個「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