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區內最具威脅的惡菌正急速擴散,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擔心,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今年感染個案會較去年倍增至300宗,他形容現時是防止惡菌大爆發的關鍵期,否則會如美國般出現不可收拾局面。專家估計本港已有4,000人帶有這種超級惡菌,隨時爆發,患者感染後會長出大膿瘡,嚴重者可在一日內喪命。 記者:梁洵瑜、鍾麗霞
曾浩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去年本港傳染病個案平穩,除水痘、外地傳入登革熱及戊型肝炎較過去五年多,其他傳染病未見異常爆發,但部份病症則有蔓延危機,他形容本港傳染病爆發情況「平穩中見隱憂」,其中去年才開始呈報監察的「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感染個案急升,去年截至上月27日已有166宗個案,前年只32人染病。
2002年已殺入本港
他擔心此抗藥惡菌會在08年有爆發危險,「舊年有166宗,預計今年(個案)會高過舊年,甚至可以去到二、三百宗都唔出奇」,曾浩輝強調現時是控制爆發的關鍵期,「如果高幾倍就好難搞」。正如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已表明,當地的抗藥惡菌已到不可收拾地步,出現群組爆發及死亡個案。
曾浩輝表示,本港病發情況仍遠低於美國,當局計劃今年首季會擴大預防措施,包括針對有約兩成感染者的菲律賓或印尼等外籍人士,中心會向不同國籍人士派發與此病有關的資料;並在全港的急症室及門診,檢查一些皮膚患有膿瘡人士是否感染抗藥惡菌,希望能及時制止爆發。
一直監察此惡菌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指出,惡菌已爆發至無可控制的「邊緣」,估計全港有數以千人帶菌,「帶住啲菌四處走,經過飛沫就可以傳播」。他解釋,不少帶菌者都不會病發,每20名帶菌者才有一人病發,若以由05年下半年至今的205宗個案計算,帶有惡菌人口約有4,000人。
惡菌早在02年已靜悄悄殺入本港,一名8個月大嬰兒,表面是感染了副流感,但入院不足24小時即告死亡,追查後才在死者的咽喉及肺部找到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個BB係CA-MRSA肺炎死」,這是本港首宗個案,其後專家在04年5月發現一名生膿瘡的病人感染惡菌,揭開社區爆發序幕,短短數年間廣泛傳播,連同此嬰兒,惡菌已令三人死亡。
非華人病發率極高
「美國五年就玩完」,何栢良警告,當局應盡快採取果斷預防措施,美國數據顯示,約1%人口帶菌,病發率每10萬人由18至164人不等,但在急症室化驗患者的膿瘡「每兩個膿瘡就有一個係CA-MRSA」,香港早前研究仍處於5%水平左右。但非華人如菲律賓、印尼及歐美等人士在港的病發率極高,每10萬人有30人,遠高於本地華人每10萬人只有1.8人比率。
感染CA-MRSA高危人士及地點
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在港爆發情況
05年下半年至今感染人數:205人
死亡人數:3人(其中1人在02年死亡)
-病發率-
‧華人:1.8/10萬
‧非華人:30/10萬
帶菌人口:估計約4,000人
膿瘡由CA-MRSA引致比率:5%*
註:*六家急症室普查患有膿瘡人士證實感染CA-MRSA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何栢良副教授
預防CA-MRSA措施
《醫管局預防爆發方法》
‧今年首季在所有急症室及門診,化驗膿瘡是否帶有惡菌
‧向外籍如菲律賓及印尼等人士派發宣傳資料
‧派發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單張
‧發信予私家醫生留意問題膿瘡的病人及進行化驗
《市民自保招數》
‧咳嗽時、進食抗生素期間要戴上口罩
‧注意個人衞生,不應使用他人的毛巾
‧到按摩店或桑拿浴室要注意個人衞生
‧身上長出膿瘡宜盡快求診作細菌化驗
‧注意家中外籍傭工的個人衞生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何栢良副教授